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0030个字。
送优质教学资源下乡工程
《现代诗二首》教学方案
主讲老师:常州市北环中学  祝畅红

学段:初中                                               学科:语文        
版本:苏教版七年级下册                                   单元:第六单元                                   

第一课时  再别康桥
学习目标
1、结合作者经历和时代背景,感受诗歌意境。
2、通过比较阅读,说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和认识。
3、反复诵读诗歌,能读出有感情,熟读成诵。

教学过程
模块一:课时目标
教学板块1:导入新课
老师出镜
同学们,大家好。《再别康桥》是20世纪中国最出色的一首别离诗,诗中作者潇洒飘逸的风格与康桥宁静优美的自然风景融汇成了别具一格的诗境之美。不管岁月如何更迭,时代如何变迁,它永远闪耀着动人的光芒。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近徐志摩,走进《再别康桥》,聆听诗人的心声。我们今天的学习任务是:
PPT1
学习目标
1、结合作者经历和时代背景,感受诗歌意境。
2、通过比较阅读,说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和认识。
3、反复诵读诗歌,能读出有感情,熟读成诵。

模块二:整体感知
教学板块2:感知基调
下面请同学们闭上眼睛,随诗人一起走进康桥,随诗人一起去向康桥作最后的告别,听完后说一说你的感受?交流了感受后,就请同学们带着这种感情,自己再反复地把诗歌读几遍,读完后请几位同学来展示一下,大家来评一评,看哪些同学读出了这种感情。
PPT2
感知基调
听《再别康桥》朗诵,边听边思考,这首诗流露出一种什么样的感情;
按照听读的理解,放声朗读全诗。
(现场老师组织学生听读、交流;而后组织朗读、评价。时间约8分钟)
刚才同学们听读并试读了这首诗,我想很多同学可能都感受到了这首诗的字里行间所流露出来的诗人的那种淡淡的哀愁与依依惜别之情。这种淡淡的哀愁与依依惜别之情就是我们常说的感情基调。
教学板块3:了解背景
相信刚才同学们一定读得很认真。《再别康桥》被誉为20世纪中国最出色的一首别离诗,“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一首带有淡淡哀愁的离别诗牵动了多少文人学者的心。为了帮助大家进一步理解全诗的思想内容,有必要向同学们简单介绍一下诗人及诗歌的写作背景。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