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1550个字。
《太空移民不是梦》《卧看牵牛织女星》教案及练习
一. 教学过程:
《太空移民不是梦》
[预习导引]
1. 目标点击
(1)掌握该文生字词,做到准确注音,熟悉词义。
(2)把握说明对象的特点。
(3)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感情。
(4)理解和掌握说明文的结构特点。
2. 学法指导
这是一篇科普说明文,先让学生学习一些有关说明文如何阅读的资料,再熟读课文,把握文章的说明对象及其特点,看看作者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文题资讯]
1. 作者简介
卞毓麟(1943- ),科普作家,天文学家。他从事科普创作20多年,参与编著、翻译的科普图书有70余种,发表的科普文章约400篇,累计字数约400余万。有饶有趣味的短文《月亮——地球的妻子?姐妹?还是女儿》,集科学性、人文色彩于一体的《恐龙、陨石及社会文明》《“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科学注》《莎士比亚外篇》等。
2. 背景资料
卞先生一直坚持不懈地通过各种途径努力向公众宣传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社会效果显著。除了撰文外,还常在各种场合作科普演讲。曾在海拔5000米喀喇昆仑山上向边防战士讲解天文知识。1997年在赴漠河观测日全食途经哈尔滨时,曾给当地近2000名中学生作了关于日食的科普报告;同年中秋节,他又给1700名中学生讲了火星探索最新进展。他曾是北京市教育局和北京市科委聘请的首都青少年校外科技导师,以及北京市三所中学的科技辅导员。
3. 题目解说
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日益恶劣,人们也在为自己的生存担忧,科学家们早已在为人类寻找第二生存空间,于是有航天飞机升空,对太空作各方面的探究和研究,到底人们能不能在太空生活呢?《太空移民不是梦》作了很好的回答。
4. 知识链接
本文属科普小品,这种文章的特点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短小性、知识性、文学性、思想性。
(1)短小性。它讲的道理小,篇幅小,然就其知识容量、主题意义、产生作用等又是很大的。它观古今之须臾,抚四海之一瞬,旁征博引,广采杂收,尺幅千里,纵横驰骋,及时明快地反映科学上新的事物、思想、方法和动态。它像一个“快镜头”,摄取着科学大海上壮丽的浪花,其晶莹闪烁,小中见大,引人入胜。它又像一首不讲什么道理的小诗,拨动着读者的心弦。
(2)知识性。它要普及一定的科学知识,把科学王国里的最新信息传递给读者,内容的重心是在科学方面。它常常把握住现实生活中的某一事物或现象,用正确的理论,去进行科学、严正的解释,纠正常识错误,从而使读者通过这具体的事例,了解世界万物变化运动等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