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题,约10750字。
北京市崇文区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末统一练习
语 文 试 题
供稿人:葛法新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30分)
注意事项:
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各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互利 利弊 声色俱利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B.美意 意外 仁至意尽 读书百遍,其意自见
C.顾虑 思虑 殚精竭虑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D.副食 副余 不修边副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2.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各句横线处,最恰当一组是 ( )
①这句话告诫人们,在前进的过程中, 越好,道路越平,成绩越大,越应该谨慎;否则,“倾覆”、“沉沦”之类的不测事件就很可能发生。
②至于作家写作时异于常人的诸般表现,更令人见其肝胆:传说汤显祖写《牡丹亭》至“赏春香还是你旧罗裙”, 不住,跑到柴房里落泪……
③我终于发现有一棵树干丰满、树叶树梢异常壮观的大山毛榉,出现在枝柯互相交叉的树木行列前面,像古代的国王向敌人 ,要求单枪匹马较量似的,前来向我挑战。
A.形势 抑制 叫阵 B.形势 限制 对阵
C.形式 抑制 对阵 D.形式 限制 叫阵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连降了一个月雨,他不由得杞人忧天,暗暗担心着今年的收成。
B.临近年底时候,也是公司的多事之秋,各种各样的杂事多如牛毛,大家忙得不可开交。
C.正因为我们的许多干部能以身作则,上行下效,我们的国家才安定团结,出现欣欣向荣的景象。
D.必须打好基础,才能够建造房子,这道理是很浅显的,但是好高骛远,贪抄捷径的心理,却常常妨碍人们去认识这最简单的道理。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在美国所信奉的“民主自由人权”背后,不得不支付着沉重的代价。
B.如果能够以红军的精神来打造我们的团队,那么我们就能够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披荆斩棘,所向无敌。
C.小学生追逐名牌只会分散他们的注意力,影响学习,还会从小养成爱荣、讲攀比、大手大脚花钱的坏习惯。
D.21世纪的中国有没有希望,关键在于一种新的民族精神的再造;人类在21世纪能否再造辉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民族精神的发扬。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
A.《孟子》是中国古代思想史和散文史上的名著,与《大学》《中庸》《论语》合称为《四书》,是儒家的经典著作。
B.李白和杜甫是唐代诗坛上两座并立的高峰。李白的古体诗和七绝向来为后人所称道,诗风飘逸豪放;杜甫尤长于古体诗和律诗,诗风沉郁顿挫。
C.《阿Q正传》选自鲁迅的小说集《呐喊》,作者继承我国文学的民族传统,用“传”的形式结构全篇,用喜剧的外套,包装了一个悲剧的故事。
D.《变形记》的作者萨缪尔·贝克特,被尊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和大师,与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作家弗兰茨·卡夫卡同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二、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0题。
问 说
刘 开
君了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所谓就有道而正也。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所谓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也。等于己者,问焉以资切磋,所谓交相问难,审问而明辨之也。《书》不云乎?“好问则裕。”孟子论“求放心”,而并称曰“学问之道”,学即继以问也。子思①言“尊德性”,而归于“道问学”,问且先于学也。
古之人虚中乐善,不择事而问焉,不择人而问焉,取其有益于身而已。是故狂夫之言,圣人择之,刍荛②之微,先民询之,舜以天子而询于匹夫,以大知而察及迩言,非苟为谦,诚取善之弘也。三代而下,有学而无问,朋友之交,至于劝善规过足矣,其以义理相咨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