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题,约5200字。福建师大附中2007—2008学年度高一第二学段模块考试 语 文 试 题 第I卷(5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30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 ( )
A.幽僻(pì) 渺茫(miǎo) 羞涩(sè)
B.清雾(wù) 和谐(xié) 碧绿(pì)
C.柔软(róu) 情趣(qù) 悠闲(yōu)
D.梧桐(wú) 普陀(tuó) 颂赞(zàn)
2.下列加点字字形有误的一项 ( )
A.陶然亭 斑驳 宛然 B.袅娜 贿赂 蛾眉
C.踯躅 窈窕 馨石 D.葳蕤 箜篌 鸳鸯
3.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徒留无所施:实行 B.可怜体无比:可爱 C.不足迎后人:值得 D.否泰如天地:运气的好坏
4.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 A.言谈大有缘:缘分 B.渠会永无缘:水渠
C.叶叶相交通:交错相通 D.戒之慎勿忘:千万
5.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明明如月,何时可掇:拾取,采取 B.山不厌高:满足
C.列坐其次:次要 D.所以兴怀,其致一也:情致,情趣
6.对加点词“相”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一方对另一方,代“你”
B.举匏浮以相属:互相
C.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一方对另一方,代“她”
D.幸可广问讯,不可便相许:互相 7.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这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荷叶的形态。
B.“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是将视觉比做听觉,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
C.“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这是从多个角度对荷花作比喻,运用了博喻的修辞手法。
D.“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这里运用了比(比喻)的修辞手法,还用了兴的手法。
8.《故都的秋》最后一段:“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生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对这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这充分流露出作者对故都秋天的喜爱,留恋,这种感情难以割舍。
B.这充分表现出了北国秋天对人生的意义,令人流连忘返。
C.这强烈地体现了作者鲜明的“悲秋”的情绪,这种情结令他无法走出“秋天”。
D.这是作者情感鲜明的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