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11张。是一堂提高视听效果的综合实践课,时代气息强,课堂容量大,学生比较感兴趣,课堂效果很好。“感动中国”的视频文件可以单独在网站下载。
新视听
教学目的:
1、养成专注的视听习惯。
2、学会用眼用耳,抓主要内容,注意细节,提高视听效果。
3、在视听中学会交流与评价。
教学重点:
在信息时代,具有较强的视听能力,对于一个现代人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训练眼耳并用的能力,改变视而不听、听而不见的“偏觉”现象。
课前准备:
教学程序:
一、导入(出示如下一组数字,时间约5秒)现在请问,这组数字中有多少个5?
附数字组合:5 8 14 12 17 8 6 18 19 5
8 21 23 8 5 10 5 22 17 8
12 11 5 8 4 14 6 9 5 16
24 8 8 16 9 19 14 5 5 8
二、总结原因 要点点击
学生总结成功和失败的经验和教训,教师归纳出提高视听质量的要领
准备充分:目的明确 心中有数
态度端正:认真专注 全心投入
方法得当:把握重点 注意细节
三、理论指导实践
1、听新闻,用一句话概括故事内容
2、快速阅读《贝多芬介绍》 ,然后抢答,每题10分
贝多芬是维也纳乐派最后一位,也是最伟大的代表人物。贝多芬1770年12月出生于莱茵河畔离法国国境不远的小城市--波恩。父亲是个宫廷乐团的男高间歌手,母亲是个厨娘。他的祖父是波恩宫廷乐团的乐长。贝多芬自幼便已显露出他的音乐天才,四岁开始学习钢琴和小提琴,八岁时开始登台演出。十一岁便辍学,专心在家学习音乐。十二岁时,他已能够自如地演奏,并担任了管风琴师聂费的助手。十三岁贝多芬已受雇于波恩剧场担任大键琴演奏者,正式成为一名职业音乐家。
抢答题:
a.贝多芬是哪个乐派代表人物?
b.贝多芬几岁时开始登台演出?
c.贝多芬十二岁时担任了谁的助手?
d.贝多芬十三岁时受雇于波恩剧场,担任什么?
e.贝多芬的祖父担任哪个团的乐长?
3、看视听材料,用一句话概括画面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