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360字。
《中国石拱桥》阅读训练题
呼兰区实验学校 刘英彬
语段一 1—3自然段,从开头到“还有北京附近的卢沟桥”。
1. 概括这段文字说明的主要内容。——介绍石拱桥的特点。
2. 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主要介绍了石拱桥的什么特点?——打比方,形式优美。
3. 选文第二段概括说明了中国石拱桥的什么特点?-——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
4. 选文第三段概括说明中国石拱桥在建筑设计方面的什么特征?——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
5. “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删去“几乎”行不行?为什么?——不行,删去“几乎”就变成到处都有,与事实不符,用语不准确。(“几乎”强调分布范围广,但并不排除没有石拱桥的地方,这样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去掉后语言不准确。)
6. 选文第三段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什么说明方法?——逻辑顺序(以概括到具体)举例子。
7. 纵观全文,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逻辑顺序(从一般到特殊)。
8. 石拱桥的总特征是什么?引用“旅人桥”目的是什么?——形式优美,结构坚固。说明我国石拱桥历史悠久。
9. 第二段中写“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形式优美与结构坚固的先后次序能否调换?——不能调换,因为“形式优美”是承上段而言所以先说, “结构坚固”是下文要说的。所以放在后面。(或答:先写形式,是桥给的印象,是感性认识,“结构坚固”是对桥的进一步理解,是理性认识,两者是递进关系,所以不能换。
10. 说说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⑴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为了准确的说明情况,没以绝对的最早“出现”,这样表达程度较轻,语言准确。⑵《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大约”,“可能”表示不确定,都是推测的情况。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⑶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几乎”只是强调石拱桥的分布范围之广,但并不排除还有没有石拱桥的地方。⑷这座桥建成于公元前605年左右。——“左右”是估计的时间,表示并不确定。语言准确。
11. 为什么说赵州桥是世界上建成后一直使用到现在的最古老的石桥?——因为这座桥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到现在已经有一千三百多年了,还保持着原来的雄姿。
12. 第三段的中心句是什么?——第一句话“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
二.“赵州桥非常雄伟……在桥头的碑文里还刻着他的名字。”
1.概括本段文字说明的中心。——介绍赵州桥的特征。
2.这段文字可分为三个层次,请用“‖”标出。其结构形式是什么?——①②③‖④—⑿‖⒀—⒁ 总--分--总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