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6400字。
语文中考总复习之现代文复习教案(人教版九年级)
执笔:周成军 
第一讲:记叙文阅读专题指导 
 (3课时) 
 一、中考记叙文考点分解: 
1.能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分清记叙文的要素、人称、顺序。 
2.划分文章段落、层次,概括段意、层意,明确详写、略写与中心的关系,归纳中心意思。 
3.找出重点段落、关键语句、中心句,理解其在文中的作用,理解一些语句的深层含义,理解词语在上下文中的含义。 
4.区别认识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几种不同的表达方式,理解其在文中的表达作用。 
5.阅读小说,能把握人物的性格,分析描写人物的方法,了解故事情节,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 
二、记叙文基本知识: 
l 记叙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记叙顺序:l 
 1.顺叙 
 2.倒叙:a.结局—时间先后顺序   
         b.后发生的事—由“倒”转“顺”,一路往下写。 (造成悬念,强调) 
 3.插叙:有无过渡    
 作用:a.衬托中心人物和中心事件 
b.丰富情节 
c.深化主题 
 记叙线索:l 
1. 以时间为线索 
2. 以人物为线索 
3. 以事件为线索 
4. 以地点变换为线索 
5. 以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或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为线索 
 表达方式:l 
记叙:所用材料是发展变化着的人和事,有时还包括人物活动和事件发生的场所;目的是使读者了解人物的言行和事件的经过。 
说明:所用材料是客观世界中的各类事物以及事理;目的是使读者明了这些事物的特征(包括性质、状态、功能等)。 
议论:所用材料是作者对社会生活中各种问题的见解;目的是使读者相信作者观点的正确。 
抒情:所用材料是作者的感情;目的是使读者产生共呜。 
描写: 
1. 正面描写:     
 a. 语言描写;     
 b. 行动(动作)描写;     
 c. 外貌描写(肖像、神态、衣着);     
 d. 心理描写; 
e.神态描写;     
 f.细节描写:同整个作品相对而言,这些细枝末节富有典型意义和极强的感染力     
 2.侧面描写: 
     ① 环境(景物)描写及其作用:      
A.自然环境:a. 衬托人物的心情; 
b. 渲染或创设一种氛围; 
c. 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B.社会环境:显示人物性格形成和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  
    ② 用他人的反应    
    ③ 与其他人物对比表现人物 
 词语理解:l 
1. 联系中心思想理解词语含义 
2.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含义 
3. 结合作者的感情理解词语含义 
4. 联系人物形象理解词语含义 
 层次段落:l 
以写事为主的文章: 
1.按事情发生发展的先后时间分析; 
   2.按事情发生发展的地点转换分析;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