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8560字。
专题三 文似看山不喜平——叙事贵曲
编写:卞建容
一、 学习目标
1、 认真阅读教材,仔细体会叙事波澜起伏的审美效果以及写出事件波澜的作用。
2、 要学会用心观察生活,深入思考生活,了解社会生活和客观事件的复杂多变。
3、 在具体的写作实践中有意识地运用兴波澜、求变化的写作方法。
二、 写作,将感动饱蘸于笔端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写好文章就需要用点曲笔,平则淡而无奇,平则用庸而无味。
(1) 风雨中见彩虹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万事万物的发展都是波浪式前进的。我们的生活有真善美,也有假恶丑。在我们的学习中,失败和成功相依,苦恼与快乐互动。在曲折道路上拼搏奋战,才能造就一个个骄人的成绩。正因为我们经历了一次次的风雨,才能见到那道绚烂的彩虹,我们从此变得成熟。这所有的坎坷不平都可以为我们作文提供纷繁万状的生活素材。
(2) 言他人所不言
作文要有自己的思考,要有不同于别人的认识,这认识就是作文的思想内核,有了真实的思想认识文章才有灵魂。我们在作文时,要想别人想不到的事情,写别人写不透的东西,发掘出令人耳目一新的新内涵,达到让人拍案惊奇的效果。
(3) 描述中有起伏
要懂得注重过程描述的波澜起伏。文章的开头和结尾犹如“凤头”“豹尾”固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对事物和人物变化曲折过程的描述,过程中闪烁的动情点、兴奋点特别需要着力表现。平铺直叙的文章读起来使人感到呆板、单调、索然寡味。
(4) 要出彩需文采
要文章出彩,还要懂得运用恰当的表现手法。一是关注细节表达的逼真新颖。比如说,描写一个人的动作,要让读者读过之后就像亲眼见到一样;叙述某一事物,要让读者一看就立刻产生亲切感,切忌蜻蜓点水,不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二是文章要有点睛之笔。记叙文的主体是记叙,但也需要有适当的议论和抒情,不仅扣题而且使文章中心突出,脉络分明,流光溢彩。
三、 作文设计波澜的方法
(1) 设置悬念法
所谓“悬念”就是在文章的某一部分设置一个疑问或者矛盾冲突,扣人心弦,以造成读者急切期待和热烈关注的一种手法。
(2) 抑扬法
抑扬法就是对写作对象有褒有贬,并把这种感情渗透到字里行间。对于不同的对象,可以抑此扬彼,如龟兔赛跑中对兔子的抑和对乌龟的扬;或者抑彼扬此,如《水浒》中对官场腐朽势力的抑和对水泊梁山英雄的扬,二者要很好的结合在一起。情节的发展、性格的转变、气氛的创造,要尽可能的朝引起读者误解的方向推进,使读者误入迷途,使读者的感受偏离最终的结局的本来面目。只有这样才能形成曲折掩映的艺术效果。
(3) 反差对比法
写作中使内容形成一个高与低、好与坏、优与劣、崇高与卑鄙、伟大与卑微的对比反差,往往能对读者造成心理上的冲击力。如《多少了三五斗》中作者对丰收后农民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