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910个字。
三七 初航 三八 制陶
上海市和田中学 丁先波
教学目标
1、学习用细致描写(白描)来表现人物、刻画人物内心的手法。
2、感受作者笔下惊险恐怖的航海生活,体会主人公的执著精神,培养阅读传奇故事(名著)的兴趣。
说明:
《鲁滨逊漂流记》是英国著名作家笛福的代表作。作品语言朴素生动,文字明白易懂,用大量生动逼真的细节把虚构的情景写得如同身临其境,使故事具有强烈的真实感,对英国小说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课文是节选,虽然不能完整地反映名著的全部艺术特色,但是,课文的描写非常细致,揭示人物的内心比较成功,同样有相当的艺术魅力。教师主要应该引导学生学习课文通过细致的白描展现场面和表现人物的手法,体会主人公的百折不挠的执著精神,培养学生对《鲁滨孙飘流记》等传奇式名著的基本浓厚阅读兴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重点:深入研读文本,在对具体描写人物和场景的词句的体味品读中,理解其细腻、准确的人物内心描写。
2、 难点:理解作者在初航时遇到生命危险仍然希望继续前进的精神品质。
说明:
文本始终是进行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基础和依据,对于名著节选,更要紧紧围绕文本,通过研读课文大量细致的场景和人物描写,为学生理解认识鲁滨逊的形象,创设时空情境,让他们在对具体文字段落的品味感悟中,加深理解,增强语言感受力和表达能力,并形成对阅读名著的强烈兴趣。
三次出海、敢于探索的小说主人公鲁滨孙是欧洲文学史上一个著名的文学形象。小说以主人公精彩离奇的故事表达了只要敢于战胜自己的怯弱与悲观,有志气、有毅力、爱劳动,就可以做出不平凡的事业的主题。教学中不必强求学生理解课文结尾所提到的“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点到为止,不过度地贴标签,要通过课堂的自然生成来让学生感受。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设计意图
故事导入
激发兴趣1、 1704年,在英国,水手塞尔科克登上了海盗船去寻宝,中途与船长发生争吵,被遗弃在一个荒岛上,随身只带了一点武器与一本《圣经》。他靠快跑追捕山羊,徒手觅食,过着茹毛饮血般的原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