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0490个字。
记叙文写作技法指导
大兴七中    相云
作文审题:发散与聚焦
曾经对中学生写作情况进行了一些调查,发现在考试中,因为审题不到位造成作文丢分的现象比较普遍。主要问题之一,是不能根据题目的要求打开思路,形成明晰、准确的写作方向。如有的学生以“绿”为话题作文,思路不开,老是在“绿是生命的颜色,绿是环保的标志”这两个意思中间绕来绕去,内容空泛。如有的同学以“灯”为题作文,思路打开了,但又不能形成明确的写作方向,没有从一个具体的角度去写,却在作文中罗列了各种各样的灯,同学们笑他的作文是卖灯的广告。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我认为,要掌握发散和聚焦这两个技巧。
    先谈发散。所谓发散,就是面对作文题时,视野要放开,联想要丰富。怎样去发散?这里介绍两个小方法。
    一是组词造句法。此法就是围绕题目的中心词,组词造句。每在中心词的前面或后面添加一个词,或用中心句造一个句,就会展示出一重崭新的天地,就有可能形成一个写作思路。有这样一个作文题:
    以“读”为话题作文。
    面对一个“读”字,如果打不开思路,很难下笔。我们可以通过组词造句的办法来对题目加以延伸扩展,打开思路:
    读书、读报、读信、朗读、品读……
    我读书的故事、难忘那一节朗读课、品读名著的滋味、爸爸没书读的岁月……
    “读”字除阅读、学习的意思之外,还可以引申为“观察”、“欣赏”、“探究”等意思,由此我们又可以组成下列词语或句子:
    读沧海、读夜空流星……
    读故乡、读父亲、我读懂了老师的眼神……
    通过用题目中心词组词造句,思路会豁然开朗,各种意象、人物、故事纷至沓来,让我们应接不暇,为我们确定具体的写作方向提供充分的选择余地。
    二是设问法。有时碰到一个题目,感到抽象无从下手时,不妨围绕题目的关键词语,提几个问题,自问自答,从而开拓作文的思路,请看下例:
    不是所有的鸟儿都能飞越大干洋,而有一种小鸟却能飞越,它需要的仅是一小截树枝。它把树枝衔在嘴里,累了,就把那截树枝扔在水而上,然后落在树枝上休息;饿了,它就在树枝上捕鱼;困了,它就站在树枝上睡觉。小鸟就这样越过了大平洋。
    其实,对每个人来说,在生活中都有自己的“那截树枚”,你心里的”那截树枝”是什么呢?
    请以“那截树枝”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导语显然在暗示我们,心里的“那截树枝”,指的是战胜困难、取得成功的法宝。究竟哪些“法宝”是我们心里的“那截树枝”呢?我们可以通过不断设问来拓展思路: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