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4750字。
《红楼梦》选读教案
教学内容
本周学习第三单元
教学目标
1、体会小说耐人寻味的叙述语言和个性化的人物语言。
2、鉴赏小说所塑造的人物形象。
知识讲解:
一、关于作者
曹雪芹(1715-1763),清代小说家。名霑,字梦阮,雪芹是其号,又号芹圃、芹溪。祖籍辽阳,先世原是汉族,后为满洲正白旗“包衣”人。
  曹雪芹的曾祖曹玺任江宁织造。曾祖母孙氏做过康熙帝玄烨的保姆。祖父曹寅做过玄烨的伴读和御前侍卫,后任江宁织造,兼任两淮巡盐监察御使,极受玄烨宠信。玄烨六下江南,其中四次由曹寅负责接驾,并住在曹家。曹寅病故,其子曹颙、曹頫先后继任江宁织造。他们三代四人担任此职达60年之久。曹雪芹自幼就是在这“秦淮风月”之地的“繁华”生活中长大的。
  雍正初年,由于封建统治阶级内部斗争的牵连,曹家遭受一系列打击。曹頫下狱治罪,家产抄没。曹家从此一蹶不振,日渐衰微。
  经历了生活中的重大转折,曹雪芹深感世态炎凉,对封建社会有了更清醒、更深刻的认识。他蔑视权贵,远离官场,过着贫困如洗的艰难日子。
晚年,曹雪芹移居北京西郊。生活更加穷苦,“满径蓬蒿”,“举家食粥”。他以坚韧不拔的毅力,专心一志地从事《红楼梦》的写作和修订。乾隆二十七年(1762),幼子夭亡,他陷于过度的忧伤和悲痛,卧床不起。到了这一年的除夕(1763年2月12日),终于因贫病无医而逝世。
二、关于《红楼梦》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中一部最优秀的现实主义文学巨著,是作者曹雪芹“呕心沥血,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的艺术珍品。它的内容异常丰富,思想极其深刻,被誉为“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
《红楼梦》是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揭示贾、王、史、薛四大封建家族由盛及衰的必然命运。作者真实细致地描写了贾宝玉和林黛玉之间的爱情悲剧发生和发展的复杂现实内容,揭示了造成悲剧的全面而深刻的社会根源。《红楼梦》正面描写的只是一个贵族家庭的衰落,但是它反映的却是整个社会的日暮途穷、走向灭亡的本质。
《红楼梦》出世以后,它所具有的思想艺术力量,立刻惊动了当时的社会。人们读它,谈它,对它“爱玩鼓掌”“读而艳之”;又为了品评书中人物而“遂相龃龌,几挥老拳”;还有的青年读者,为书中的爱情故事感动得“呜咽失声,中夜常为隐泣。”因此在当时有“闲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是枉然”一说。
三、《红楼梦》的艺术成就 
  曹雪芹在全书第一回就表明了自己的创作主张。他不蹈历来野史的旧辙,更反对才子佳人小说的“千部一腔,一千人一面”;而是根据自己“半世亲见亲闻来创作”。曹雪芹正是以十年辛勤的劳动,对生活素材进行了严格的挑选,把自己观察、体验到的丰富的社会生活作了高度的加工、提炼,才能创作出象《红楼梦》这样典型、这样集中、这样完美的反映社会生活的作品。它象生活本身那样丰富、复杂而且天然浑成,表现了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高度成就。
  曹雪芹在广阔的社会背景上,以精雕细琢的工夫,描绘了一大批活生生的典型形象,他们有正面的,有反面的,有主要的,也有次要的。而且其中不少形象,如宝玉、黛玉、宝钗、凤姐、刘姥姥等已流行在生活之中,成了不朽的典型。作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