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教学目的:<br>
1.理清小说的线索、情节、结构;<br>
    2.学习小说描写人物肖像的手法以及环境烘托人物的方法;<br>
    3.理解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句子并学会鉴赏评价;<br>
    4.识记作家作品。<br>
教学重点、难点:<br>
  1.重点: 阅读小说的方法及《祝福》刻画人物的手法。<br>
  2.难点: (1)故事情节所体现的封建宗法制度吃人的残酷性;<br>
(2)“我”的形象;<br>
(3)小说首尾的反语。<br>
教学时数:<br>
    三课时<br>
教学步骤:<br>
一、导入新课<br>
鲁迅先生曾在《灯下漫笔》中将中国封建社会概括为两个时代“……”,在《狂人日记》中他说:“中国的历史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在浸透了封建文化的环境当中生活着的中国百姓,不敢对生活有什么奢求,他们只求生能存命,死后安魂。可就是如此可怜的要求,也被社会冷漠的拒绝。这即所谓先生所说“想做奴隶而不得”。在天地圣众歆享牲醴的爆竹声中,一个“想做奴隶而不得”的可怜女人,躺在了写着“吃人“二字的历史上!<br>
二、文题剖析<br>
《祝福》,鲁迅于1924年2月7日写的小说,同年3月5日发表于《东方杂志》第21卷第6号上。1926年编入鲁迅小说集《彷徨》,列为首篇。<br>
“祝福”是浙江绍兴一带的习俗,有钱人在腊月二十四以后的五六天内举行用牲醴和香火供奉“祖先”和“天神”。祈求赐福,以隆重的大典来点缀升平。作者以此命题有什么深刻含义呢?作者意欲通过“祝福”表现什么呢?<br>
三、基础知识<br>
(一)字音:<br>
监(jiàn)生    寒暄(xuān)  烟霭(ái)   镯(zhuó)子   朱拓(tà)  <br>
瘦削(xuē)  间或(jiàn)   诧异(chà)  悚然(sǒng)  踌蹰(chóu chú)<br>
谬种(miù)   尘芥(jiè)  形骸(hái)    模样(mú)     新正(zhēng)<br>
俨然(yǎn)  荸荠(bíqí)   驯熟(xùn)    桌帏(wéi)      讪讪(shàn)<br>
咀嚼(jǔjué)  蹙缩(cù)     诡秘(guǐ)   怔怔(zhèng)    再一强(jiàn)<br>
炮烙(páo)     窈陷(yǎo)   惴惴(zhuì)   抵当(dàng)     歆(xīn)享<br>
醴(lǐ)酒     陈抟(tuán)老祖          拗(niù)不过<br>
(二)词义:<br>
    (1)幽微:细微。<br>
(2)监生: 明清两代在国子监(我国封建时代的最高学府)读书的人。<br>
(3)寒暄:(问)寒(问)暖。指人们见面时说些客套话。暄: 太阳的温暖。<br>
(4)烟霭:烟雾。<br>
    (5)间或: 偶尔。<br>
    (6)悚然:惊惧的样子。<br>
    (7)惶急:惶恐焦急。<br>
    (8)踌蹰:⑴犹豫;⑵得意的样子。<br>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