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9820字。高二语文自助餐
时限:150分钟 满分:150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否泰pǐ 幽昧mèi 殷岩泉yīn 殚精竭虑dān
B.伶俜píng 石扉fēi 暴霜露pù 悄然无声qiāo
C.纤云xiān 管弦xuán 绣腰襦rú 周公吐哺bǔ
D.机杼 zhù 訇然hōng 擢素手zhuó 载笑载言zài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惘然 仓皇北顾 直抒胸臆 信誓旦旦
B.潺湲 总角之宴 出奇制胜 羽扇伦巾
C.豆蔻 越陌度阡 溢于言表 人才济济
D.樊笼 雕栏玉砌 群英荟萃 春意阑珊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省纪委、省监察厅与省人民广播电台联合开办“阳光行动”节目,要求省直单位一把手和各地市长们每年必须至少一次来到“阳光行动”节目现场,回答主持人和全省听众的质询。
B.台上大讲清正廉洁,台下大搞贪污腐化,这种二三其德的做法严重破坏了党的形象。
C.在2007年中国足球超级联赛第16轮的比赛中,长春亚泰队和大连实德队分别战胜各自对手,在“中超”积分榜上形成鼎足之势。
D.现在有些青少年迷恋网络游戏,在电脑上夙兴夜寐地奋战,学习成绩急剧下滑。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文学作品语言的好坏,不在于它用了一大堆华丽的词藻,用了某一行业的术语,而在于它的词语用得是地方。 B.一些作家创作的文化散文一直尝试以现代人的眼光重新打量曾被形形色色的政治弄得迷离恍惚的历史。
C.诗歌王国里有许多为不同诗人所习用的相同的意象,但不是诗中每一事物都能成为意象,能成为意象的,是富有深意而又形象生动的事物。
D.关于中秋节的来历,说法不一,但是,在民间自古以来就广泛流传着“嫦娥奔月”的故事,也就是其中起因的一种说法而已。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千里澄江似练”出自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B.周邦彦在《苏幕遮》中不说自己如何思念家乡,却问故乡的渔郎是否想念他?十分耐人寻味。
C.有些教师认为分析文章的思想内容时,应该结合结构写法的分析,因为往往“技法即思想”(画家何多苓语)。
D.季羡林先生的饮食十分简单:早餐一杯牛奶、一块面包、一碟花生米,午餐和晚餐则多以素食为主。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完成6—8题。
努尔哈赤究竟姓什么
清太祖努尔哈赤姓什么?一般人可能会毫不犹豫地说出姓“爱新觉罗”。其实关于努尔哈赤的姓氏,杂说纷纭,莫衷一是。据文献记载就有六种说法,认为努尔哈赤姓佟、童、崔、雀、觉罗、爱新觉罗。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满学专家阎崇年教授认为努尔哈赤的姓氏之所以谜团重重,原因在于满洲开始没有文字,没能留下原始的满洲文献记载;此外,清朝编修《明史》,凡是对清朝皇室祖先不利的史实或被删除,或被篡改。《清太祖实录》不提清朝皇室祖先的旧事,他们编一些奇异的神话,来隐瞒历史的真相。
清朝在《清太祖实录》之后的官书,都说努尔哈赤及其后裔姓爱新觉罗。但是据阎崇年考证,努尔哈赤曾作为明朝的建州卫官员,先后八次骑马到北京向明朝万历皇帝朝贡。明人或明清之际的学者的著述中都说努尔哈赤姓佟。 而且努尔哈赤曾同朝鲜打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