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12050字。长沙市第一中学高三月考试卷(一)
语文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2007-2008学年度高三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命题:长沙市一中高三语文备课组
时量:15O 分钟 满分:150 分
一、语言知识及运用(15分,每小题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祓除fú    赦然 lǎn   僭称 jiàn    谬悠之说miù
B.累赘léi   稗官bài    慰藉jiè     溘然长逝hè
C.戏谑xuè   口呐nà     汕笑shàn    胼手胝足dǐ 
D 怃然wǔ    嗥háo      眼眶kuàng   朝墩夕月tūn 
答案:D ( A 赦nǎn;B溢kè;C 呐nè,胝zhī)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北方的山本是岩石多,树木少,所以轮廓显得十分竣峭潇洒。
B.十几年前,我住在匡庐,每日在外寻悠探胜,一次竟找到五老峰。
C.像石缝里的小树,虽然被扭曲、挤压,成不了旗竿,却也可成一条遒劲的龙头拐杖。
D.阳光明丽、开阔,朗然现一派阳刚之气,却不免有些炙热与烦躁,而月光就幽深了。
答案:D ( A 竣一峻B 悠一幽C 竿一杆)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谁也没有想到他作为一个心智不高、内力不坚的芸芸众生,却成为一代哲学大师。
B.周敦颐仪态雍容,气度恢宏,光风霏月,具有一种中国传统哲学所重视的圣贤气象。
C.或善良正直或险恶邪辟,性格鲜明:《左传》 描写人物,宛如明镜照物,妍媛毕露。
D.战争时代的动乱使孟子知道,只是恢复故态而不改弦更张是不能济事的。
答案:A (芸芸众生:佛教指一切有生命的东西,一般也用来指众多的平常人,是个集体名词,和前面“一个”矛盾。光风雾月:光风,雨后初晴时的风;雾,雨雪停止。形容雨过天晴时万物明净的景象。比喻开阔的胸襟和心地。也喻太平清明的政治局面。妍媛毕露:美的和丑的全都清晰地显露出来。改弦更张:改换、调整乐器上的弦,使声音和谐。比喻变更方针、计划或办法。)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李白的思想以儒家学术为体,以道家、纵横家学术为用,杂揉名、墨、法、兵诸家思想,其思想体系之博杂,实属少见。
B.歌德在论及西西弗斯的时候,几乎是另一种调子;因为诗人的一生实在是富有伟大创造力、为人类文化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C.不但我国人民最早发现并利用了茶这种植物,而且拥有世界上最多的茶叶品种,在茶叶制作工艺上更是不断发展创新。
D.艺术欣赏中的审美体验往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一经点破,那含蓄蕴藉的美感常常会遭到破坏的危险。
答案:A ( B 搭配不当,“一生”是“贡献”,主宾意义上搭配不当,当改为“是… … 做出了很大贡献的一生”; C 语序不当,“不但”应移到“人民”与“最早”之间;D 句式杂揉或成分赞余,去掉“的危险”或改成“有遭到破坏的危险”。)
5.下列各句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① “默契”的形成与发展是谅解、定势、求美、求新等心理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 
② 同时,因为有心理定势在起作用,所以“默契”具有稳定性 
③ 任何艺术的创作与欣赏之间都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 
④ 谅解和求美是“默契”的基础 
⑤ 这种关系在艺术形式上的深刻表现之一,就是创作者与欣赏者之间存在着心照不宣的“默契” 
⑥ 又由于创作和欣赏双方都要求出新,所以“默契”又不是凝固不变,而是变动发展的 
A.⑤②①④⑥③ B.③④①⑤②⑥ C.③⑤①④②⑥ D.③⑤②①④⑥ 
答案:C(先提出观点,从而引出阐述的对象“默契”;然后按先总后分的顺序介绍“默契”的特.点。注意分析各句间的逻辑关系,并学会抓取关健词。)
二、现代文(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阅读( 12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 -9 题。 
① 2003 年,哈佛大学研究生院的名誉教授杰拉尔德·扎特曼在美国出版了一本书 -《顾客是如何思考的》,2005年发行的该书日文版书名叫做 《心脑营销术-顾客潜意识解析》。 
② 扎特曼任所长的哈佛大学经营学研究生部市场心脑研究所的目的在于利用最尖端的学术研究成果考察人的潜意识和消费行动之间的关系,创造出实用的营销手法。 
③ 气心脑”这一概念来源于认知神经学,是以“人的心理就是脑的活动”这一脑科学的知见为前提的专业术语,英语为“min /brain ”。“心脑营销术”也就是吸收了最先进的脑科学研究成果的营销手段。“心脑营销术”的关键在于将人脑中各个神经原相互作用时所发生的神经原群的复杂运动运用到营销战略上,通过“心-脑-身体-社会”的互动关系来操纵顾客的消费心理。这种营销手段和以往以统计学为基础的营销方法完全不同,它编制出了一整套操纵人心的技术。而这种,“心脑营销术”的基本手法和思维方式正反映了二十一世纪“心脑控制社会”的现实。 
④ 扎特曼所开发的扎特曼隐喻诱导法(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