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8630字。2008年3月汕头市十六所直属学校高三统一考试
语文试题
第Ⅰ卷(共36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HB或者2B铅笔把答题卡上的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同的一组是(  ) 
A.砚池    衍变     鼹鼠     讴歌     掩耳盗铃     呕心沥血 
B. 嘀咕    嫡传     床笫     府第     滴水穿石     屏息谛听
C.掂量    惦记     玷污     阽危     拈花惹草     龙车凤辇
D.撒谎    撒播     喷香     抹杀     拐弯抹角     血口喷人    
2.下列句子中错别字最多的一项是(    )
A.大个子上飞机时一个趔趄,身体失去了平衡,眼看着肩上那价值不绯的新式摄像机就要摔在弦梯上了。
B.在不影响行驶安全的情况下,试验组成员把木棍楔进扎破的孔里,充气后顺利运行并按时抵达目的地。
C.院子后面那棵高过屋顶的大树,细而密的枝叶伸展在屋顶的上面,美而浓的树阴竟把小屋茏罩起来了。
D.一个缺乏道德勇气的人,注定是难以救药的,这也许正是那些贪官们不愿意忏悔并从新做人的原因吧。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人们逐渐摆脱将语文课视为技术性语言训练工具的观念 。
   ②在未来中国的经济改革中合理调整利益关系,不断协调利益矛盾,科学  利益群体,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进程。
   ③培养公民的法制观念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从学生时代就进行法制教育,  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A.束缚         调整       只要/就                 B.桎梏         整合       只有/才
C.束缚         整合       只有/才                 D.桎梏        调整       只要/就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这家书店店堂不大,书种不多,但品位甚高,所以我经常光顾。
B.空调市场没有股市全神贯注、严阵以待的气势,倒有几分闲庭信步、瓜田李下话桑麻的味道。
C.当年他独闯上海,身无长物,是凭借着过人的毅力与吃苦精神创下这份家业的。
D.随着党内监督条例的出台,反腐工作的制度化,少数腐败官员怕被人揭发受处分,就金蝉脱壳,把大量财产转移到国外。
5.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人们普遍担心,忽视对青年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导致北大一研究生跳楼自杀的主要原因。
B.有的同学认为,反正老师要讲,课前预习是多余的,有些则认为,反正有些内容看不懂,预习等于“瞎子点灯白费蜡”……往往这些看法是造成学习成绩下降的原因之一。
C.在数千名巴勒斯坦安全人员和数万名以色列武装人员的严阵以待之下,犹太居民从8月15日开始撤出加沙地带,从而使阿拉伯世界和以色列的边界再次发生严重的变化。
D.苏轼以诗为词的积极意义之一是扩大了词的内容,并且为词的发展成为独立的抒情诗样式准备了条件。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白居易的美学思想
白居易继承儒家传统美学思想,强调诗歌在社会生活中应该发挥“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积极作用。他认为诗歌所以能发挥这样的作用,是由诗歌的本质决定的,即“诗言志”这个命题。所谓“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所谓“大凡人之感于事,则必动于情,然后兴于嗟叹,发于吟咏,而形于诗歌”概括起来,也还是“诗言志”这三个字。正是诗歌的这种本质,决定了它可以普遍地感动人心,同时也决定了通过它可以见国风之盛衰,闻王政之得失,知人情哀乐,从而收到“补察时政”、“泄导人情”、上下交和、内外胥悦的社会效果。
白居易这种思想的核心,显然是以《乐记》和《毛诗大序》为代表的儒家传统观点。但是,白居易终究生活在唐代,而不是生活在先秦和汉代。魏晋南北朝以来美学思想发展的新潮流不可能不对他发生影响。他在论证诗歌“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作用时,和孔颖达一样突出强调诗歌的抒情特性,这就是时代在他身上打下的烙印。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白居易从诗歌“补察时政”、“泄导人情”这个大前提出发,引出一个结论,就是统治者应该允许并且鼓励老百姓把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