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2008级模拟试题(三)
语 文
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30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着陆(zhuó) 逡巡(qūn) 俯首帖耳(tiè) 屡见不鲜(xiān)(寡廉鲜耻/鲜为人知:少)
B、参省(xǐng) 行伍(háng) 并行不悖(bèi) 濒临绝境(bīn)
C、颤(zhàn)栗(lì)=战栗(zhàn)(唯一词条)(lì) 氓隶(máng) 不省人事(xǐng) 心潮澎湃(pài)
D、孝悌(tì) 瓮牖(yǒu) 相机行事(xiàng) 养生丧死(sàng)
1、B(A中的“帖”应读“tiē”;C中的“氓”应读ménɡ;D中的“丧”应读“sāng”)
2、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 面对学术问题,大家应首先改变争鸣的气氛,大家抱着对事不对人的态度,化 的争论为友好的争鸣。 ② 承认你说的都在理,但你无论如何也不应打人,不论你有理还是没理,更何况是打一个女人。
③ 罗马与尤文的榜首大战,不是进攻对抗防守,而是进攻对抗进攻,罗马和尤文到底谁能 对手?
A、激切 姑且 降服
B、急切 姑且 降伏
C、激切 暂且 降伏
D、急切 暂且 降服
2、A(急切:迫切;仓促。激切:(言辞)激烈而直率。暂且:暂时地,重在强调时间短暂。例:你暂且在这里住一宿,明天再去宾馆。姑且:暂时地,重在强调让步。降伏:使驯服,多用于物。降服:投降顺服;制服,使服从,多用于人。)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那位致力于“诗歌以及海子的研究”的同学,提供给我们的只是视角飘忽不定而又刚愎自用、语言浅薄苍白的一堆不忍卒读的字符。
B、台湾,正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下一个脚步落在何方,至关重要,而陈水扁在台湾问题上的危言危行,只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C、现在凭着坚强的毅力,他演绎了从名不见经传到全国总冠军的完美蜕变,让所有曾经轻视过和担心过他的人都张口结舌,刮目相看。
D、香港市民已经厌倦了经年累月的政治争拗,莫不希望在明确普选时间表之后能够结束争论,停止内耗,更多的关注香港的经济发展。
3、D(A不忍卒读:用于形容文章写得悲惨动人。望文生义成不读完B危言危行:指讲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C张口结舌:形容理屈或害怕。应该用“瞠目结舌”:表示惊叹。。D经年累月:形容经历的时间十分长久。)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国庆黄金周进入倒计时,家电卖场经过半个月的准备后,纷纷吹响“十一典礼”促销大战的号角,家电最高降六成。
B、近日成都市出台新政策规定:在成都市范围内举行大型活动全部上安检门,看体育比赛,限带非赞助商饮料入场。
C、真实的住房需求才是房价稳定的坚实基础,也是银行应具备的经营理念和应负担的社会责任,这已成为了社会共识。
D、中国工商银行25日公布了2007年度前三季度财务报告,报告显示其在第三季度盈利能力大幅攀升,攀升幅度超出了业界的预期。
4、D(A.成分残缺,应为家电价格最高降六成。B“限带”有歧义(只允许带或不准带) C搭配不当“住房需求是理念和责任”有误,“这”指代不明,有歧义。)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和谐社会
1什么是“和谐社会”?社会学家认为,社会是由人群组成的一种特殊形态的群体形式,是相当数量的人按照一定的规范发生相互联系的生活共同体,它的特征之一是具有结构性。
2而社会结构是指社会系统的各组成部分或社会体系中诸要素之间比较持久、稳定的相互联系模式。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各个领域都紧密联系,相互协调,整个社会才能始终保持和谐的状态。所以,“和谐社会”就是指社会系统中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和谐社会”实际上是一种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