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远方 课型 新授
本学期总
第 课时 授课
日期 11月18日 设计人 高一、二级部语文组
教学目标 仔细体味“远方”的深刻内涵
把握文章的行文思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重点
难点
关键 体会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
领悟文中所体现的作者的人生观,学习作者为自己的理想、追求而奋斗不止的精神
教学方法 讨论 诵读 辅助手段 多媒体
备注 教 学 过 程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疲倦的眼眸,总是透过那群峦,逾越那时空,去看清远方是不是另一个所在,是不是另一番洞天,是不是没有生活的艰难和思想的困惑。
远方是太阳的故乡,远方有风雨的眠床,远方是一个跟尘缘没有约定的地方。那里一定有茂盛火红的枫树,那里一定有大片大片金黄的金盏花。既然选择了远方,就要风雨兼程。
引入许达然的《远方》并板书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有关作者
教师补充
许达然,原名许文雄,台湾台南人。东海大学历史系毕业,美国哈福大学硕士,芝加哥大学史学博士。现任教于美国西北大学,著有散文集《含泪的微笑》《远方》《土》《水边》《人行道》等等。
2、课文字词
以多媒体形式展示
瀛海 歆羡 嵯峨 跛脚 梦魇
浩瀚 狂澜
三、背景资料
本文写于20世纪60年代。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及战后的民族独立运动,全世界的知识分子都陷入了一种迷惘徘徊阶段;当时的台湾,处于蒋介石的高压统治之下,台湾的知识青年在这种高压之下,自然会对前途感到迷茫。作者正值青年时期,在迷茫的时候依靠理性来思考,远方不是现实中的某个地方,而是作者内心中的理想之所在,是人类的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