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题,约9850字。2007—2008学年度高一第一学期调研测试 本试卷非常贴近课本,也很符合新高考的考察要求,适合高一第一学期用,内容涉及苏教版必修一第一到第三专题,题目容量大,难度适中,很适用.
语文试卷
试卷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6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所有答案都要写在答题纸上。
第I卷(选择题 共36分)
一.(12分 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偌大(nuò) 打夯(hāng) 逃遁(dùn) 衣锦还乡(yī)
B.不啻(chì) 蛰居(zhé) 炽(chì)热 耳濡目染(rú)
C.干瘪(biě) 按捺(nà) 别墅(chù) 安土重迁(zhòng)
D.依偎(wēi) 炫耀(xuán) 气氛(fēn) 休戚相关(qì)
2.下列各项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发仞 翘首 褪色 喜上眉稍
B. 磕绊 妥贴 雏形 怨天尤人
C. 斟酌 戕害 搭讪 瞠目结舌
D. 颠簸 慰籍 欷歔 根深蒂固
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现代社会生活中,电视和电脑这一对时代的宠儿,对我们来说几乎是不可或缺的。
B.司马迁在狱中含辛茹苦,写成了《史记》这部伟大的巨著,留芳千古。
C.传统文化并非明日黄花,而是与今天和未来休戚相关的。
D.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住在胡同里的居民大都安土重迁,不大愿意搬家。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志愿中国•人文奥运”网络大讲堂邀请知名人士专家学者优秀志愿者等现场宣讲,并利用网络平台进行直播,旨在弘扬志愿精神和奥运理念。
B.对于药品质量参差不齐、药品价格虚高、药品虚假广告泛滥等损害老百姓切身利益的问题,卫生部制定了一系列更加严厉的监管措施。
C.目前,政府网站成为花架子的现象在全国较为普遍主要原因是不少地方政府只为赶时髦,仓促“跟风上网”,而网络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却没有及时跟上所致的。
D.许多投资者不了解证券投资和基金产品的风险,没有区别股票和基金产品与储蓄、债券的差异,贸然进行证券和基金投资。
5.下列选项中,对下列句子或文章手法解说不准确的一项是( )
A.《沁园春·长沙》:“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此句以问句结尾,表现主宰民族命运的壮志豪情,艺术地回答了上阕提出的“谁主沉浮”问题。
B.《师说》一文倡导从师问道,要向一切可以学习的人学习,在肯定了当时社会风气的同时,也对少数耻学于师的士大夫提出了批评。
C.作家常借助对比来表达那些较抽象的感情,《我心归去》中,作者将法国和故乡对比。《想北平》中,作者将巴黎等世界名城与北平比较,从而使得对故乡之情更具体更突出。
D.《乡土情结》以故乡之思为线索,由“小家”到“大家”,由“离家”到“归家”,将乡土情结升华为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
二、阅读《师说》中的一段文字,完成6~8题(共9分)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非吾所谓传其道解或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