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090字。
008年高考诗歌鉴赏新题型导练
1.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酒泉子(积极)
潘阆
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
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
(1)“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4分)
答:
(1)使用夸张、比喻的手法;(2分)②描写了潮水涌来时壮观、神奇的景象,(1分) 潮水排山倒海而来,仿佛大海的水都要倒得一千二净,潮水发出轰隆轰隆的声音,好像万面战鼓同时被擂响。(1分)
(2)结合下片的句子,简要分析虚实结合的手法对表达词人情感的作用?(4分)
(2)下片转入对弄潮景象的描写,“弄潮儿”句正面实写弄潮儿勇敢的身姿、矫健的身手,(1分)“别来”句虚写,以“梦中”“梦觉”的感受,侧面烘托弄潮儿的精彩表演,(1分)突出地表达了作者对弄潮儿敢于和大自然搏斗的大无畏精神的赞美之情。(2分)
主观性试题,意思对即可给分。
2.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菊 题菊花
(唐)郑谷 (唐)黄巢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月枝头近鬓毛。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露湿秋香满地岸,向来不羡瓦松高。 他日我若为青帝①,报与桃花一处开。
[注]青帝:分管春天的天神。
(1)郑谷的诗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菊花高尚品质的?主要采用了哪种表现手法?(4分)
1)生活环境、形态,香气(答对任一点给1分)托物言志(象征/寄托)/对比(反衬)(2分)
(2)请简要概括两首诗歌所抒发的感情有何不同。(2分)
(2)郑诗抒发作者不求高位,不慕荣华与利益,只求有益于人的高贵志向(1分);黄诗表达了作者对不合理的“天道”的否定及渴望改变不合理现状的雄心(1分)
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 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 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 都护在燕然。
(1)《红楼梦》第四十八回,对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香菱说:“想来烟如
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太俗。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
这景的。”你认为香菱对这两句诗的体味有没有道理,为什么?(3分)
(1)有道理。因为诗歌的意境不仅指诗所描绘的寄寓着诗人情思的生活图景,而且含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