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900字。2008年高考作文猜想及导写(一)
四川省江油市明镜中学 刘海燕
一、2007年高考作文命题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1、命题形式的变化:话题作文由盛转衰,材料作文和命题作文备受青睐。
①话题作文的由盛转衰。20004年至2005年是话题作文的鼎盛期,这一年,是全国分省命题的第一年,14 家高考卷几乎全部采用了话题作文的形式; 2006年至2007年是话题作文的衰落期,在全国每年近20家的高考卷中,话题作文这一形式已由去年的8家锐减至今年的3家。
②材料作文的悄然复苏。2006年、2007年连续两年的四份全国卷全部采用材料作文的命题形式,仅2007年,材料作文这一形式已有5家采用。
③命题作文特别是直示式命题倍收青睐。2006年命题作文遂增至6家;2007年,17家高考卷中有10家用的是命题作文,在这些命题作文中,直示式竟占了7个。命题减少了话题的宽泛性,强化了题旨的针对性。好的命题往往以其题目中的关键字词(题眼)引发考生多角度多层面的思维。如上海题“必须跨过这道坎”,“坎”是题眼,是考点,是思维的集散点;“坎”。
2、从命题考查的思想内容上,它日臻符合新课标的精神,其考点内容可谓丰富多彩。
①直面社会生活:这个“社会”指大社会。力图引导学生依命题活话题为引发点,放开眼光,在广阔的社会生活中搜寻自己所需要的材料,通过分析评价,撞击出思想情感的火花。
例如上海题(04)的“忙”,北京的05年的“说‘安’”,06年安徽的“读”,读自然、社会、人生。
②关注教育大业。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分为学校教育和家庭社会教育、母语教育。
湖南卷04年的话题“家庭教育”,07年全国Ⅰ卷的漫画材料“摔了一跤”,江西卷06年的话题“雨燕减肥”,07年重庆卷“酸甜苦辣话高考”。
③关注文化积淀和文学素养。04浙江卷的“人文素养和发展”,06年山东卷读雷抒雁《星星》一诗的联想与感悟,06年湖北卷根据带“三”的词语的联想与感悟,07年北京卷根据一首唐代两句诗的体会作文。
④融入考生的心灵世界,从而折射出考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A、有对未来的人生期望和准备:
B、有对峥嵘往昔的回忆:
C、有对生存状态、社会责任和克己修身的深刻观照:
D、富含思辨色彩和深刻的理性思考
绝大部分命题富有鲜明的思辨色彩,作文借助想像,贵在思辨。考生的思维品质、思辨能力决定了考生发现捕捉现象、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⑤命题摒弃了过去紧跟时事、图解政治的弊端。
3、命题由关系型到单一型,由宽泛到具体,体现回归本真的特点。
上海:92遥望星空→面对大海→杂→忙→握手→坎
北京:水的联想→转折→包容→说安→符号→两句唐诗“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避空泛,去雕饰、少设障、重内涵、回本真是作文命题的趋势。
“读”、“问”“忙”、“杂”、“脸”等一个字的标题和“包容”、“纪念”、“传递”、“季节”、“肩膀”、“我能”等两个字的标题并不弱于那些几百个字的命题。
二、2008年高考作文预测演练及导写
(一)看图作文
漫画多与学生的教育、儿童的生活(如追星、孝心)等密切相关。注意从漫画的社会意义立意。
1.下面是一幅关于由谁领奖的讽刺漫画。
【导写】从画面看,两只母鸡下蛋,所得到的荣誉却截然不同。左边的母鸡下蛋少,把蛋垒得高高的,获得了高产奖;而右边那只下蛋多,因为不会摆弄,却没得奖。漫画讽刺了社会上存在的实干家不如投机者的不公平的社会现象。
可以立意:社会应实施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反对投机取巧的歪风,应鼓励实干的作风,反对只作表面文章,反对形式主义。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