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5349字。
《世说新语》选读
《世说新语》记述了南北朝时期(公元420年~公元581年)后汉至南朝刘宋人物的遗闻轶事的杂史。刘宋宗室临川王刘义庆(403—444)撰,梁刘峻(字孝标)注。汉代刘向曾著《世说》,早已亡佚。该书原名《世说》,后人为与刘向书相别,又名《世说新书》,大约宋代以后才改称《世说新语》。
刘义庆,临川王.长沙王道怜次子,南朝宋彭城绥里(今江苏省铜城县)人,生于晋安帝元兴二(403)年,为临川武烈王道规后,永初元年袭封,征为恃中。元嘉初,转散骑常侍秘书监,徙度支尚书,迁丹阳尹,寻加尚书左仆射,解职,加中书令,进前将军,出为平西将军荆州刺史。十六年,改授卫将军江州刺史。次年,改南兖州刺史,加开府仪同三司。文帝元嘉廿一(444)年卒,年四十二。赠侍中司空,谥曰康王。
全书原八卷,刘孝标注本分为十卷,今传本皆作三卷,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三十六门,每类收有若干则,全书共一千多则,每则文字长短不一,有的数行,有的三言两语,记述自东汉后期到晋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主要为有关人物评论、清谈玄言和机智应对的故事。书中所载均属历史上实有的人物,但他们的言论或故事则有一部分出于传闻,不尽符合史实。此书相当多的篇幅系杂采众书而成。如《规箴》、《贤媛》等篇所载个别西汉人物的故事,采自《史记》和《汉书》。其他部分也多采自前人的记载。一些晋宋间人物的故事,如《言语篇》记谢灵运和孔淳之的对话等,则因这些人物与刘义庆同时而稍早,可能采自当时的传闻。《隋书•经籍志》将它列入小说家。虽然该书所记个别事实不尽确切,但反映门阀世族的思想风貌,保存社会、政治、思想、文学、语言等方面史料,价值很高。
刘义庆门下聚集不少文人学士,他们根据前人类似著述如裴启的《语林》等,编成该书。刘义庆只是倡导和主持了编纂工作,但全书体例风格大体一致,没有出于众手或抄自群书的痕迹,这应当归功于他主编之力。有的日本学者推断该书出于刘义庆门客、谢灵运好友何长瑜之手。
刘孝标原是南朝青州人。宋泰始五年(469)北魏攻下青州,他随例被迁到平城,在那里出家,后又还俗。齐永明四年(486)还江南,曾参加翻译佛经。该书的注,是刘孝标回江南以后所作。他采用裴松之注《三国志》的办法,进行补缺和纠谬的工作。孝标征引繁富,引用的书达四百余种。后人注释该书的,有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徐震谔《世说新语校笺》、杨勇《世说新语校笺》。日本德川时代的学者著有几种《世说新语》注。还有马瑞志的英文译本、目加田诚等的多种日文译本和法文译本。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是本书最好的笺释,有中华书局排印本。现存最早的刊本是宋刊本。国内影印的日本“金泽文库”藏宋刊本,附有日本所发现的唐写本残卷。通行本有《四部丛刊》影印明嘉靖嘉趣堂刊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