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200字。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
教学理念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积极利用校外各种课程资源、信息化资源、社会资源,主动地、富有个性地质疑、调查、探究,获得知识、参与活动、增加体验,在这样实践中获得的知识才能真正为学生所拥有,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不应只是无条件接受教师或书本的传授,而是主动选择、主动建构,并将知识纳入自己的经验世界。
一、教学目的
1.重点掌握本课中出现的文言实词的词义并作归纳,如“朝孰、诚、方、善、间”等。
2.掌握文中出现的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并能辨析和掌握文言特殊句式。
3.领会课文设喻说理和类比推理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
1. 设喻说理和类比推理。
2. 重点字词、句式。
三、教学难点:
1设喻说理和类比推理。
2. 重点字词、句式。
四、教学方法、设想
学生分组,可在教师指导下,以讨论、串讲、表演、做练习等方式,引导同学自学,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性,老师的讲授既要讲清楚重难点,分析好思想内涵,又不能占用太多时间,应以练为主。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作业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2.找出文中出现的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文言特殊句式。
3.吩咐一组学生排练课本剧(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间自己去把握、理解课文)
4.查阅资料:子胥赐剑自刎,比干剖腹挖心,屈子放逐,司马迁蒙宫刑之辱,思考:臣子向君王进谏是非常危险的事情, 邹忌进谏的怎样的呢?
5.品味华润涂料的广告
6.这个故事启发我们生活当中应该注意什么?
7.阅读《战国策》,你感触较深的是哪篇?感想?
一、导入新课:(以下有两个故事,因为班级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故事,第一个故事由教师讲述,第二个由学生阅读,从中体会并且说出自己的见解,,5分钟)
1。一个小故事:以前有一个人请人家吃饭,等了很久来了两个人,主人不耐烦地说:“唉呀!该来的不来!”另外两个听了-------大家觉得这个人怎么样?
2.朱元璋的故事 -------
由此可见,在一些场合中,说话是要讲艺术的。那么如何规劝一个有错误的人,并让他认识、欣然改正就有难度了,更何况那人是高高在上的王,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邹忌是如何做到的。(板书课题: 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二、一小组学生诵读课文(主要目的在于关键字的发音,教师在这个过程中间引导各个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