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题,约12160字。2008年天津市滨海新区五所重点中学高三毕业班联考
语文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
Ⅰ卷 1至 6页,第Ⅱ卷7 至 14页。考试结束后,将Ⅱ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 共42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案卡上对应的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填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笨拙 罢黜 茁壮 咄咄逼人 相形见绌
B.跻身 侪辈 剂量 济济一堂 光风霁月
C.悲怆 寒伧 创伤 沧海桑田 踉踉跄跄
D.禅让 阐释 忌惮 箪食壶浆 殚精竭虑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姿式 振幅 高屋建瓴 翻手为云,复手为雨
B.赡养 凭添 年轻气盛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C.凑合 嘉奖 神智不清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D.通牒 肄业 佶屈聱牙 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句,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同是描写“空山”,唐朝诗人王维的诗篇却诗中有画,意蕴不同。“ ”一句侧重于表现山的空寂清冷。
②这幅画是我在大学读书时恩师 的,多年来,虽四海漂泊,但我一直珍藏着它。
③成立于1994年的中国联通拥有世界第二大CDMA用户群和世界第三大移动通信用户群,在国内电信市场上已经与老大哥——中国移动 。
A.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惠赠 平分秋色
B.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馈赠 鼎足而立
C.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馈赠 平分秋色
D.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惠赠 鼎足而立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组是
A.作为一种道德标准,“八荣八耻”积淀着中华民族传统的道德内涵,我们能否将我国建设成为文明的社会主义强国将直接取决于对这一标准的落实情况。
B.自从在市场后面的一间不足七八平方米的小屋内安下了自己的家,不知不觉中他在北京已呆了三年。
C.刘翔强就强在栏间技术和后半程冲刺上,去年破世界纪录、夺年终总决赛冠军,他就是靠这个最厉害之极的杀手锏上演了逆转好戏。
D.在这次志愿者活动中,有“爱心天使”美誉的护士黄卉和电视台记者杨洁两位女性,除了跟男性志愿者一起参加活动外,还到福利院为老婆婆们清洗衣物。
二、(18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中华姓氏
古代典章制度中,对于姓氏相当重视,姓氏是家族出身与社会等级的标志。姓与氏原本是分立的两个概念,在上古时期就有姓氏,西周是随着宗法制、分封制的推行,为了适应宗族支系的标识的需要,根据宗族支系的爵位、官职、封国地望等命“氏”。就宗法的角度而言,姓为宗统,氏为分派;从社会角度看,姓是血亲关系的标记,氏是社会地位高低贵贱的象征。
随着宗法制的动摇、分解,宗族支派——氏逐渐向姓转化,最终在秦汉时期实现了姓氏合一。秦汉以后的姓氏与先秦的姓氏有了显著的区别,姓氏只有基本的家族出身意义,它与个人社会地位没有必然联系。封建社会实行皇权的家族垄断,但他对社会的控制是通过异姓百官层级管理实现的,与古代的宗法制度有了根本的不同。姓氏在秦汉成为一般平民的家族标记,现代中华姓氏大多定型于这一时期,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姓氏文化由此奠定了基础。
姓氏脱离了宗法制度,成为平民出身标记,一般不再有明显的高低贵贱的社会区别,但它作为宗族的标识,很难摆脱宗法因素的影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