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5630字。
《立身处世》教案
作者:李建辉
教学目的 1 积累文言词语,重点掌握“志”“夺”等实词的意义和用法; 
          2 能够正确理解孔子对人生的“规划”, 
理解《论语》在“立身处世”方面的基本观点; 
          3 学习解读“论语”的“空白”。  
第一课时(2007年3月6日 星期二) 
内容 解题 串讲课文第一第二节。 
步骤 
一 导入,由口头作文引入到人的内心修养话题上来。 
二 解题,讨论如下: 
1 “立身”字面意思什么?深沉含义又是什么? 
明确:字面意思就是“使身立”,(使动用法),也就是说让自己站稳;其深沉含义就是要解决人自己内心的矛盾,也就是如何认识自我,超越自我的意思。 
2 “处世”的字面意思是什么?又有什么深沉含义? 
明确:字面意思就是“处于世”,(省略介词),也就是说,在社会上生活;其深沉含义就是要解决人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正确认识人生和社会,寻求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 
3 那么“立身”与“处世”是什么关系? 
明确:如果说“立身”就是“修身”的话,那么,“处世”就是“齐家平天下”;也就是说,“立身”是前提基础,“处世”是目的。 
三串讲第一节,先快速地口译原文,用投影展示原文与译文;讨论如下: 
1 这段话是孔子自己人生的规划还是人生的总结?为什么? 
(明确:这是孔子人生的总结,因为他说此话时已经是人到晚年了,也只有饱经人生沧桑的人才能做出如此的总结;当然对于我们来说,这确实是很好的人生规划。) 
2 孔子说他十五岁才开始立志学习,那么十五岁之前干什么呢?他为什么不说呢? 
  (明确:既然十五岁才开始“专心致志”地学习,那么这之前应该是随性而学,让人充分享受童年的无拘无束的玩耍游戏,在游戏中学习,让儿童天真的好奇心得到保护。这说明孔子其实并非像我们那些新儒家那么“功利”,逼着儿童去背什么经典,过早地把成人的“功利”压在儿童头上,来扼杀他们的天性。可见今天那些叫嚷弘扬“传统”的人其实恰恰是悖“传统”而行的。) 
3 孔子说三十而立,那么这个“立”含义是什么? 
(明确:这个“立”含义就是“独立”“创立”,不但是指经济上人格的上的独立,而且还应该指学业上思想的创新。) 
4 “不惑”注释里说是不迷惑的意思,这还不够明确,如果用今天的话来说,这个“惑”其实应该指什么(用“惑”组一个词)?为什么? 
(明确:可以组成“诱惑”一词;因为这就意味着,独立之后的人走向生活,走向社会,社会生活中还充满着各种各样的诱惑,也就是说,人在三十岁后,四十岁前这一段时创业阶段也许会因为不能很清醒的辨别事理,难免被“诱惑”而犯错误,遭致失败,但这可以为今后的成功积累经验教训,所以到了四十岁后,凭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