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小题,约10020字。
上海市崇明县2007-2008学年度高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考生注意:
1. 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2. 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一 8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5题。(15分)
①我国古代的酒器是多种多样的。远古时期,随着陶器的出现,人们开始有了炊具;从炊具开始,又分化出了专门的饮酒器具。远古时期的酒,是未经过滤的酒醪(这种酒醪在现在仍很流行),呈糊状和半流质,对于这种酒,就不适于饮用,而是食用。所以食用的酒具应是一般的食具,如碗、钵等大口器皿。远古时代的酒器制作材料主要是陶器、角器、竹木制品等。
②早在公元前六千多年的新石器文化时期,已出现了形状类似于后世酒器的陶器,如裴李岗文化时期的陶器。南方的河姆渡文化时期的陶器也能使人联想到商代时期的酒具应有相当久远的历史渊源。酿酒业的发展,饮酒者身份的高贵等原因,使酒具从一般的饮食器具中分化出来成为可能。酒具质量的好坏,往往成为饮酒者身份高低的象征之一。专职的酒具制作者也就应运而生。在现今山东的大汶口文化时期的一个墓穴中,曾出土了大量的酒器(酿酒器具和饮酒器具),据考古人员分析,死者生前可能是一个专职的酒具制作者。在新石器时期晚期,尤以龙山文化时期为代表,酒器的类型增加,用途明确,与后世的酒器有较大的相似性。这些酒器有:罐、瓮、盂、碗等。酒杯的种类繁多,有:平底杯、圈足杯、高圈足杯、高柄杯、斜壁杯、曲腹杯、觚形杯等。
③青铜器起于夏,现已发现的最早的铜制酒器为夏二里头文化时期的爵。到了商代,由于酿酒业的发达,青铜器制作技术提高,中国的酒器达到前所未有的繁荣。当时的职业中还出现了“长勺氏”和“尾勺氏”这种专门以制作酒具为生的氏族。周代饮酒风气虽然不如商代,但酒器基本上还沿袭了商代的风格。在周代,也有专门制作酒具的“梓人”。
④青铜器在商周达到鼎盛,春秋没落,商周的酒器的用途基本上是专一的。据《殷周青铜器通论》,商周的青铜器共分为食器、酒器、水器和乐器四大部,共五十类,其中酒器占二十四类。按用途分为煮器(所谓“煮酒论英雄”即以此煮也)、盛酒器、饮酒器、贮酒器。此外还有礼器。形制丰富,变化多样。但也有基本组合,其基本组合主要是爵、觚等。
⑤盛酒器具是一种盛酒备饮的容器。其类型很多,主要有以下一些:尊、壶、区、卮、皿、鉴、斛、觥、瓮、瓿、彝等。每一种酒器又有许多式样,有普通型,有取动物造型的。以尊为例,有象尊、犀尊、牛尊、羊尊、虎尊等。
⑥饮酒器的种类主要有:觚、觯、角、爵、杯、舟。不同身份的人使用不同的饮酒器,如《礼记·礼器》篇明文规定:“宗庙之祭,尊者举觯、卑者举角”。
⑦温酒器,饮酒前用于将酒加热,配以杓,便于取酒。温酒器遥称为樽,汉代流行。李白在诗中所说的“莫使金樽空对月”和苏东坡在词中所说的“一樽还酹江月”,这里的“樽”就不是温酒器,而是盛酒的一种器皿了。
⑧商周以降,青铜酒器逐渐衰落,秦汉之际,在我国南方,漆制酒具流行。漆器成为两汉、魏晋时期的主要类型。
⑨汉代,人们饮酒一般是席地而坐,酒樽置于席中间,里面放着挹酒的勺,饮酒器具也置于地上,故形体较矮胖。这一点,《鸿门宴》可以提供佐证。
⑩魏晋时期开始流行坐床(一种坐具),酒具变得较为瘦长。
⑾瓷器大致出现于东汉前后,与陶器相比,不管是酿造酒具还是盛酒或饮酒器具,瓷器的性能都超越陶器。唐代的酒杯形体比过去的要小得多,故有人认为唐代出现了蒸馏酒。唐代出现了桌子,也出现了一些适于在桌上使用的酒具,如注子,唐人称为“偏提”,其形状似今日之酒壶,有喙,有柄,既能盛酒,又可注酒于酒杯中。因而取代了以前的樽、勺。宋代是陶瓷生产鼎盛时期,有不少精美的酒器。宋代人喜欢将黄酒温热后饮用,故发明了注子和注碗配套组合。使用时,将盛有酒的注子置于注碗中,往碗中注入热水,可以温酒。瓷制酒器一直沿用至今。明代的瓷制品酒器以青花、斗彩、祭祀酒器最有特色,清代瓷制酒器具有清代特色的有珐琅彩、素三彩、青花玲珑瓷及各种仿古瓷,式样非常精美,颇有收藏和观赏价值。
1、“莫使金樽空对月”出自李白的《将进酒》,在高中课本中我们还学过李白的《 》(填诗篇名称)(1分)
2、第2段中举山东大汶口考古发现的例子,其作用是 (3分)
3、酒器按用途可以分为煮酒器、盛酒器、饮酒器、贮酒器、 ;
酒器按 可以分为陶器、角器、竹木器、青铜器、 、瓷器(3分)
4、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 (4分)
本文按照朝代先后的顺序,介绍了酒器产生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题。(17分)
严光字子陵,一名遵,会稽余姚人也。少有高名,与光武同游学。及光武即位,乃变名姓,隐身不见。
帝思其贤,乃令以物色访之。后齐国上言:“有一男子披羊裘钓泽中。”帝疑其光,乃备安车玄纁,遣使聘之。三反而后至。舍于北军,给床褥。太官朝夕进膳。司徒侯霸与光素旧,遣使奉书。使用权人因谓光曰:“公闻先生至,区区欲即诣造,迫于典司,是以不获。愿因日暮自屈语言。”光不答,乃投札与之,口授曰:“君房足下,位至鼎足,甚善。怀仁辅义天下悦,阿谀顺旨腰领绝。”霸得与封奏之。帝笑曰:“狂奴故态也!”车驾即日幸其馆。光卧不起,帝即其卧所抚光腹曰:“咄咄子陵,不可相助为理邪?”光又眠不应。良久,乃张目熟视曰:“昔唐光著德,巢父洗耳
17解释下列加点字 (4分)
(1)遣使聘之 (2)车驾即日幸其馆
(3)因共偃卧 (4)除为谏议大夫
18、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愿因日暮自屈语言 B、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