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小题,约9670字。
河南省郑州市2008年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质量预测
语 文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分别答在答题卡(I卷)和答卷(Ⅱ卷)上,答在试题卷上的答案无效。
第I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科目填写清楚,并按照涂卡要求涂黑相应位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本卷共l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夙愿(sù) 紧箍咒(zhòu) 流言蜚语(fēi) 良莠不齐(yǒu)
B.刹那(shà) 侃大山(kǎn) 形销骨立(xiāo) 风流倜傥(tì)
C.禅让(shàn) 哈蜜瓜(mì) 刚愎自用(bì) 相形见绌(chù)
D.瑕疵(cī) 城隍庙(huáng) 义气用事(yì) 博闻强识(shí)
2.下列各旬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三位农民工代表成为中外媒体聚焦的“热点人物”,因为下里巴人步入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履行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力,标志着中国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
B.2008年2月22日上午,各方关注的许霆ATM机恶意取款被判无期徒刑一案,在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重新审理,控辩双方再次对簿公堂。
C.某校高三1班班风正、成绩好,同学之间团结协作,相敬如宾,在学校举行的各项活动中表现突出,多次被学校评为先进班集体。
D.随着气温回升,曾是白茫茫一片的郴州涣然冰释,从冰冻灾害中走出的人们顾不上喘口气,就又投入到灾后重建的艰巨工作中。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十几年来,他风风雨雨地奔波,所做的就是把山里的特产担到外面卖,把山外老百姓需要的日用品买回来。
B.随着高校自主招生的力度不断加大,最近北京多所著名大学在郑州设置考点选拔生源,以期发现优秀创新人才。
C.李青坦言,工作繁忙压力大,已经有很长时间忽略了与家人的沟通,尤其对孩子的关心和学习重视不够。
D.地铁、轻轨等轨道交通应该成为大城市公共交通的主体,把大部分出行人员吸引过来,才能使大城市从交通拥堵的困境中解脱出来。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节日文化是一个民族精神和情感传承的重要载体之一。传统节日传承了很多文化、历史和传说,充分体现了中国“天人合一”的博大哲学思想。如 , ,
; , , ;∙∙∙∙∙∙∙∙∙∙这些节日均体现了人与自然的亲和,其中蕴涵很深的中国文化传统。
①人们登高远望 ②感受大自然朝气蓬勃的生命力
③清明节正值万物复苏时期 ④可在大自然里直抒胸臆
⑤重阳节逢秋高气爽时节 ⑥人们可户外踏青
A.③⑥④⑤①② B.⑤①④③⑥② C.③⑥②⑤①④ D.⑤⑥④③①②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从发展史来看,人类文明已经历了原始采集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三个阶段。在工业文明时代,人类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成就,但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经济的、社会的、政治的、环境的等。在既有的制度框架内,人类无法有效消除这些危机和困境。因此,人类必须寻找一条新的发展道路,实现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型。如果说以工业生产为核心的文明是工业文明,那么,生态文明就是以生态产业或产业生态化为主要特征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是人类与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生态文明包括两个层面的内容。从狭义上讲,生态文明就是人类在改造自然以造福自身的过程中,为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所做的全部努力和所取得的全部成果,它标志着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进步状态。而从广义上来讲,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即工业文明之后的人类文明形态。它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不断克服改造过程中的负面效应,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建设人类社会整体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
生态文明的价值观主张要平等对待世界,包括自然界与人的世界,这也意味着奉行社会公正。生态文明
5.下列不属于对“生态文明”内涵理解的一项是
A.生态产业或产业生态化是生态文明的主要特征。
B.人类文明形态发展的必然阶段就是生态文明。
C.生态文明表现为人类在改造自然以造福自身的过程中,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所做的全部努力和成果。
D.生态文明指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还要不断克服改造过程中的负面效应,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
6.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生态文明是人类与社会进步的最终标志。
B.实现人类社会整体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要在物质与精神两个方面不断地努力。
C.生态文明的价值观强调平等、多样性、可持续性和整体性等。
D.尊重环境作为人类社会发展重要因素的权利和地位,是奉行社会公正的关键。
7.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