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140字。
《不学诗无以言》教案
李建辉 
教学目的 
1 积累文言词语,重点掌握“亡”“奚”的用法; (学生拟题中关注的词语:卒、趋、贰、蔽、亡、事、使、为、则、迩、对) 
    2 归纳析孔子及其弟子有关学习方法的观点; 
    3 能结合自己的学习情况,对孔子有关学习方法的观点作出自己的评析。 
第一课时(2007年4月19日 星期四)
内容 预习课文,以小组为单位拟题答题 
步骤 
一 导入 
二 小组拟题,展示原文与译文,教师巡视; 
三 小组交换答题,教师解答有争议的问题; 
四 拟题组评卷,计分。 
附 小组拟问选集(课文自然段排序) 
1 “《诗》三百首”为什么可以“一言以蔽之”? 
2 孔子认为“好学”者必须具备哪两点?为什么颜回死了,孔子就说没有了“好学”者? 
3 孔子说“诵《诗》三百”“虽多,亦奚以为”其实质是在强调什么? 
4 陈亢为什么要质问孔子的儿子伯鱼? 
5 伯鱼的回答说明了除了说明孔子强调学诗学礼的重要性外,还是说明了什么? 
6 陈亢为什么而“喜”,这个“喜”说明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7 “割鸡焉用牛刀”是一个比喻,那么其中的“鸡”和“牛刀”在文中具体指什么? 
8 “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这话原本是谁说的?它与上一段是怎样关联的?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基本含义是什么?强调突出什么?它对社会发展将产生怎样影响?) 
9 孔子最后说这句话时应该是怎样的神态?子游和其他同学又应该是怎样的情状? 
10 “六言”是指哪六种品德? 
11  说这“六蔽”其用意是强调什么? 
12 学诗对于自己有什么好处?对于做人又有什么意义?至少也有什么作用? 
13 孔子告诫儿子如果不学《周南》《召南》,就“犹正墙面而立”,这个比喻是要说明什么? 
14 子游为什么瞧不起子夏的学生弟子?其中所表现出来的知识观与孔子与什么关系? 
15 子夏为什么又说子游的话是错误的?他与子游的分歧点在什么地方? 
第一课时(2007年4月20日 星期五)
内容 课文内容讨论,完成课后练习题 
步骤 
一 导入,由口头作文引入到昨天的作业评讲上来 
二简要讲评小组拟题答题作业,强调有关的文言词的积累,板书如下: 
卒、趋、贰、蔽、亡、事、使、为、则、迩、对 
三 课文内容解读,依次讨论如下: 
1 “《诗》三百首”为什么可以“一言以蔽之”?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