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190字。
《切问而近思》教案
李建辉
教学目的
1 积累文言词语,熟悉省略句式,重点掌握“且”“因”的用法;
2 归纳析孔子及其弟子有关学习方法的观点;
3 能结合自己的学习情况,对孔子有关学习方法的观点作出自己的评析。
第一课时(2007年3月26日 星期一)
内容 预习课文,初步疏通课文,完成练习二,并翻译其中的例句。
步骤
一导入,由口头作文导入到“好学”,用八分钟时间完成第13课练习四,将那段文言文翻译在作业本上。
二 教师快速口译课文(10分钟)
三学生在课本上完成练习二(把例句直接翻译在课本上),十分钟后,教师讲解展示如下:
思考·探究二 文言文基础知识
1 补充下列各句的省略成分
⑴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
译:我和颜回讲了一天的课,他没有提出相反的意见,好像很愚蠢。
⑵ 是鲁孔丘与?译:这就是鲁国的孔丘吗?
⑶ 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译:接舆快步躲开了他,孔子没有能够和他说上话。
⑷ 不仕无义。译:如果不出来做官,那么没有正义感了
2 辨别下列各句中虚词的用法
⑴ 且
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 译:况且与其跟从那个逃避邪恶者的人,……
不义而富且贵。 译:不正当手段而获得富裕并且高贵,……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译:北山的愚公,年龄将近九十岁。
民劳,未可,且待之。 译:使百姓劳累,不可以这样做,暂且等待它。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译:再说因为一块和氏璧特地让强大的秦国不高兴,这是不可以的。
(2)因
因不失其亲。译:所依靠的都是值得亲近的。
我欲因之梦吴越。译:我想通过这个而梦游吴越一带。
后因伐木,始见此山。译:后来因为砍伐木头,才发现这座山。
不如因其机而遂取之。译:不如趁着那个机会而攻取它。
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译:如果没有固定的产业,因而就没有坚定的心志。
四,布置课后对课文内容进行质疑,请课代表收集
课后收集学生提问如下:
1 在上一课里孔子说“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乎!”也就是说,他认为“听话”就是好学生,可是这里孔子为什么对颜回对自己讲课没有提出反对意见,而又说学生愚笨呢?(毛婷婷、杨杏萍)
2 孔子为什么在说完“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后连续反诘两句“人焉廋哉”?(李海武)“以”“由”“安”之间有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