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查看预览图
共28张,配有教案及相关素材。教案约1400个字。
伤仲永
一、情感调节
我们学过《世说新语》两篇,同学们一定对那个聪明机智的陈元方留有深刻的印象。一个人即使很聪明,在小时候就表现出过人的天赋,但如果他此后就不再学习,会怎么样?爱因斯坦说所谓天才就是一分的灵感加上九十九分的汗水。这个道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明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王安石的《伤仲永》。看看王安石笔下的方仲永是怎样从天才变成常人的。
二、题解
本文用“伤”字点出作者的写作意图。“伤”是哀伤,痛惜的意思,表达了作者对方仲永这样的人才,"泯然众人"的哀伤,惋惜之情。
三、知识目标:
1.了解文学常识。
2.掌握文言实词的含义。
情感目标:
1.认识后天努力对于成才的重要性。
2.体会课文欲抑先扬的艺术手法。
四、作家作品简介
本文选用《临川先生文集》,作者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做官后,向朝廷上万言书,提出政治改革的主张。继而推行各项政治革新,取得一定成就。但由于保守派的强烈反对,他两次被罢相。晚年封为荆国公,谥号"文"。著有《王临川集》、《王文公文集》,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五、普补分读
1、字词互批2、自学互帮3、翻译全文
4、自学指导
(1)方仲永的才能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那到底经历了几个阶段呢?你能概括吗?
第一个阶段是写他小时候写诗的天才
如果用文中的一个字来概括他的才能,应该是“即”说明他写得很快,连想都不要想。文中还有类似的表达“指物作诗立就”的“立”。
第二个阶段是写他十二、三岁时,才能衰退,大不如前。“不能称前时之闻”
第三个阶段是他二十岁时,已经和平常的人没有什么两样了。“泯然众人矣”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