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题,约7630字。桐城二中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
语文期终考试卷
命题人:朱仲莉
第Ⅰ卷(选择题 共30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廖廓 震撼 殒身不恤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B、斑驳 诬蔑 义愤填膺 桃李不言,下自成溪
C、萧索 座右铭 无尚光荣 风马牛不相及
D、磐石 协奏曲 责无旁贷 大行不顾细谨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当代诗坛颇不景气,想起唐诗宋词的成就,不禁让人产生今非昔比的感觉。
B、不能把凡是书本上的东西奉为金科玉律,那样会束缚我们的思想。
C、知识经济时候已经来临,我们必须认真学习,掌握本领,不然身无长物,将无法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D、这篇文章不仅结构混乱,而且文不加点,令人费解。
3、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中老年人发生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是由超负荷、用脑过度、精神紧张、食盐过多,感冒等诱发的。
B、这种将企业各方面的权利和义务用合同、章程等方式加以明确,对于职工行使产权无疑是一种基本的保障。
C、欧洲国家的圣诞节,为的是纪念耶稣的诞辰。复活节则是为了庆祝耶稣复活而产生的。而中国的节日主要来源于时令,比如春节、元宵节、中秋节、重阳节等。这体现出了东西方不同的文化特点。
D、发展没有终点,实践不会终结。创新永无止境,因此思想解放也不会一劳永逸。难道我们能否认这不是真理吗?
4、下列对应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荫。
——陶渊明《和郭主簿(其一)》
B、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孔子《论语》
C、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 ——欧阳修《秋声赋》
D、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南朝乐府《采莲赋》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手感年代
最近完成《周刊》私房菜专题报道,觉得有点意思,连饮食风潮也进入“手感年代”了。一个厨师的厨艺手感决定一家私房菜馆的生死,这样有自信靠口碑生存的小本经营,渲染的是厨师与顾客之间的私密接触与温度,还有限量供应与不低的消费,不正是“手感经济”的新行销元素、模式与语言吗?手工眼镜、手工牛仔裤、手工编织包、手工香皂、手工首饰……生活里不知不觉出现了愈来愈多made by hand(手工制作)的产品,有些不是百分之百手工制造,却强调手感的价值,价格都不便宜。而近几年自己也有这样的消费倾向。
以前我们的衣服不都是手工做的吗?难道经济走了回头路?不同的是价位的差异,因为手工在机械工业年代不可能便宜,正如缓慢是快速社会中真正的奢华。这是一个追求“手感”的年代,因为“手感,是一个集合词,它传递出人味、触感、温度、专注与独一无二的精神”。台湾《天下》杂志年初出版吴昭怡等著的《手感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