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290个字。
  《假使我们不去打仗》教学安例
  初二语文组葛琳琳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歌的形象大于思维,寥寥数语总是承载了诗人满腔的激情。学生能通过文字领会诗人的感情,这是一个基础,但这还远远不够,要真正理解一首诗,必须完成情感的迁移,这首诗才算学会了。
  《假使我们不去打仗》是鲁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篇文章,是一首有关战争的诗歌。田间的《假使我们不去打仗》以自问自答的方式揭示了不抵抗的后果,字字如鼓,催人奋进。
  对于初次接触现代诗歌并且没有什么生活经验的孩子们来说,了解田间“街头诗”的节奏特点,通过反复朗读,体会诗歌的战斗性和号召力。是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我首先从简介时代背景导入,
  第一步,我设计了一个有单刀直入的导入。引导学生对街头诗的形式有了初步的了解。
  师:这是诗人田间20世纪30年代后期写就的一首街头诗。它也称传单诗、墙头诗。哪位同学能根据字面意思说说街头诗的特点?
  生:街头诗是抗战时期,在抗日民主根据地出现的短小精悍、紧密配合当时斗争,迅速发挥宣传作用的一种诗歌形式。
  师:对,当时,中国人民反抗日本法西斯侵略的战斗正如火如荼地展开,面对敌人的疯狂侵略和残酷杀戮的嚣张气焰,是投降还是反抗?田间的这首小诗旗帜鲜明地回答了这一问题,深刻地揭示了不奋起、不抗争、不战斗的严重后果。
  第二步,我设计了几个问题,从而让学生对诗的内容有了初步的感知。
  师:我们不去打仗,“敌人用刺刀杀死我们”,为什么用刺刀杀而不用枪杀?
  生:“敌人用刺刀”中的“用刺刀”是多么的准确!它透露出“刺刀”明晃晃、亮铮铮的形象,逼真的写出日本帝国主义屠杀我国人民的残酷手段。用刺刀更能说明敌人的残忍。
  师:为什么敌人“指着骨头”为什么不用“指着尸体”或别的呢?
  生:因为骨头表现出人的品格与人的精神,正因为此,后面一句“这是奴隶”才以斩钉截铁、不容置疑的语气揭示了“不去打仗”的必然结果。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