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500字。
《狱中书简》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作者罗莎.卢森堡的知识,识记并理解文中的生字词。
2、结合时代背景,读懂课文,明确其主旨。
3、学习革命烈士热爱生活、充满爱心的高尚情操,培育同学们树立远大理想的精神品质。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用“美丽的生命去诠释生命的美丽”。
2、学习革命烈士热爱生活、充满爱心的高尚情操。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作者为什么不写自己在狱中生活的艰苦、自己的斗志,而是满怀喜悦的描述自然美景呢?
[教学方法]讲解讨论法
[教学时数]两教时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一、革命故事激趣引题:
请同学们讲述英雄刘胡兰、董存瑞的故事。
二、作者简介:罗莎•卢森堡(1871年——1919年),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著名政治活动家和理论家,德国社会民主党和第二国际左派领袖。 1871年3月5日,罗莎•卢森堡出生于俄属波兰边界附近的一个小城,3岁那年全家迁到华沙。1880年就读于华沙某中学。1887年毕业后,成了“第二无产阶级党”一个下属小组成员。次年10月,该党遭到破环,不少成员被捕,她曾流落外地,大约1889年底到了苏黎世。在一段时间内,她曾借居在德国社会民主党人卡尔•柳别克家,这对她成为马克思主义者起了不小作用。 1890年,罗莎•卢森堡在苏黎世大学社会政治系学习,翌年5月成为该系正式学生。在校期间,她除了努力学习规定课程外,还刻苦学习马克思、恩格斯著作。1892年成为一名马克思主义者。1893年7月她与吉希斯创办了《工人事业》杂志,第二年3月又创建了波兰王国社会民主党。为了做德国占领区波兰民族的工作,卢森堡取得德国国籍,于1898年5月迁居柏林。到柏林后,她积极参加社会民主党的竞选活动,多次在集会上发表演说,表现了杰出才能,受到了党的信任。其重要功绩是,她挑起了批判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的旗帜,写了一系列文章。1898年9月任《萨克森工人报》主编(后辞职),1900年与梅林共同主办《莱比锡人民报》。她还始终以极大的精力从事波兰王国与立陶宛社会民主党的工作,就策略和战略问题向该党的总委员会提出意见和建议,被认为是该党首屈一指的思想家和理论家。1902年波兰与立陶宛社会民主党起草了纲领性文件《我们要什么?》。1905年波兰革命斗争起,卢森堡于12月亲自到华沙参加斗争,翌年3月被捕。7月获释后,去彼得堡等地会见列宁,交换关于革命战略和策略方面的意见。1907年,代表德国和波兰与立陶宛社会民主党前往伦敦参加了俄国社会民主党在伦敦召开的第五次代表大会。 1911年,帝国主义军备竞赛愈演愈烈,世界大战一触即发,世界各国的无产阶级也积极努力,号召工人起来反对帝国主义战争。卢森堡此时充分显示了杰出的组织才能和理论水平,被誉为“革命之鹰”(列宁语)。卢森堡与卡尔•李卜克内西全力以赴发动群众阻止世界大战爆发。他们到德国各地城市,在群众集会上发表演说揭露战争阴谋。1914年8月3日,世界大战爆发。8月4日德国社会民主党议会党团赞成军事拨款,背叛无产阶级变成了民族沙文主义者。12月卡尔•李卜克内西投票反对军事拨款。卢森堡和李卜克内西团结左派向社会民主党领导集团进行斗争。1915年2月18日,卢森堡被捕入狱。在4月出版的《国际》上刊有卢森堡揭露机会主义的《重建国际》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