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080个字。
  《我的母亲》教案
  伊春区八中纪秀丽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理解、积累“责罚、管束、宽恕、质问、文绉绉”等词语。
  ⑵了解胡适的童年生活,理性思考母爱及其深远影响。
  2、能力目标:
  ⑴理解文意,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深厚感情。
  ⑵品味含意丰富的语句,把握自传的语体特点。
  ⑶感悟胡适及其作品所包含的人文内涵,丰富文化素养。
  3、德育目标:
  联系生活体验,通过阅读拓展材料,体会母爱的伟大,培养孝敬母亲的情感。
  教学重点
  理请文章思路,感悟母亲形象,品味文章语言特点。
  教学难点
  理解作品的深层内涵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程序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
  1、导入:有些同学的姓名常常被别人取笑,为此很苦恼,甚至产生自卑心理,看看我的大文学家胡适是怎样调侃自己的姓名的:“古有孔子说,有孟子说,现代就有我“胡说”其实胡适是我国的大文学家,他著了许多的书,他才没胡说呢,(课件显示:介绍作者)
  2、引出闻题:有一句名言——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可以断定,胡适这位大师的身后,一定站着一位伟大的母亲!(出示文题)
  2、介绍文章体裁
  二、探索新知
  1、检查预习情况(考写字词)
  2、理清脉络:默读课文思考:本文是中年胡适对自己九岁之前童年生活的一段回忆,主要写了我的母亲,除了写母亲外,课文的其余部分还提及到了什么?
  明确:课文前三个语段写作者的童年生活。课文最后一段,写母亲对自己深远的影响。中间具体写母亲(板书脉络)
  3.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要求学生齐读课文第一部分,思考:童年是美好的,作者的童年如何呢?
  分析:“我”什么样的性格?用一个词概括(文绉绉)
  “我”性格形成的原因?(身体弱自身的原因;母亲的原因不让我和“野蛮”的孩子乱跑乱跳,就养成了“文绉绉”的性格)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