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4230个字。
专题三学会品味评价
四川自贡何泽彬
●考点研读
能力目标
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学会品味语言、学会手法欣赏、学会感受评价。语言品味能力指的是词语品味能力、句子品析能力和文段品读能力。手法欣赏能力不单指文学欣赏能力,它还指对各类文章表达与表现技巧的欣赏。感受评价能力指的是感受作品的内容、语言、思想、人物形象、情感倾向并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作出评价的能力,常以开放题型出现。
考点阐释
与能力目标相对应,结合近三年的中考,我们将其考点和考题类型作归纳如后。
⑴考查语言品味能力的考点主要有:在具体的语境中品析词义,体会句义;比较、品味词、句、段的表达作用和效果;品析词语的准确严密、生动形象等;品析成语、俗语等的精练准确及表达作用;品析句式的变化及表达作用;品析修辞手法的精妙及其表达作用;品析段落及全篇的语言特色。
⑵手法欣赏能力的考点主要有:记叙文的写作手法如首尾照应、画龙点睛、巧用修辞、详略得当、叙议结合、正侧相映等;说明文的表现手法如对比诠释、拟人式写法、答问式结构等;议论文写作手法如引经据典、巧譬善喻、逆向求异、正反对比、类比推理等;散文的表现手法如托物寓意、咏物抒情、人称变化、抑扬结合、联想想像、比喻象征及语言的骈散结合等;小说的描写手法、烘托手法、伏笔和照应、悬念和释念、实写与虚写等。另外,语言运用方面的特色、表达方式的运用、欣赏文章美点也可作为考查角度。
⑶考查感受评价能力的考点主要有:摘出感受最深的句子并说明理由;体会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的感情;结合现实生活,谈对文中某问题的认识;是否同意文中的某种说法并说明理由;针对阅读内容提出建议或设想;根据文章内容,想像情节;揣摩文中人物性格,想像其神态、语言及心理活动;自选角度,谈读了文章之后的感受;对文中的人物形象进行评价。
●阅卷报告
例1
绿色之恋
葛道吉
①那是一片浩瀚的绿色林海。
②进入绿林。便迷了眼睛,便绿了心智。便染了周身。谈话是绿色话题,笑声荡漾出绿波,口渴了痛饮山涧绿泉,小憩铺开来绿色苔藓。
③姑娘说,我的裙子是乳白色的,怎么着了绿色?绿海用映衬这个词汇为姑娘解释。小伙子说,我坚硬的臂膀是深褐色的,怎么成了翠绿?话毕,便有一股轻风拂来,把一串串山槐的玉叶压弯,包围了小伙子.覆盖了那健壮的臂膀。轻风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而近绿了,只好让他绿吧!
④那绿,仿佛成了酿造5000年的甘醇玉液,让你不得不酩酊大醉,索性闭上眼,全是深沉的绿晕,就连身边也鼓噪着绿色的音符:平和而持久着的是蝉鸣;时起刺耳的嘎嘎声是山鸡求偶的讯号;丝弦弹拨裂帛破冰之韵的是艳羽的山雀和黄鹂;更有那长尾鸟久违的鸣叫让人心动,让人感念大自然的美丽和良善。
⑤那绿,植得深。拔得高,密集着罩得严实。碎细柔嫩着的是山槐叶,肥圆长柄阔大着的是青皮槐叶,细长扁平如鳞栉般的是洋桃叶,浑圆平展显露秀气的是黄栌叶,还有在众树种中如鹤立鸡群的杨树,在疾风中把肥厚的叶掌击出哗哗啦啦的欢响,让人听着悦耳,看着舒心,顿生倾慕之情。
⑥在这里更能触动心灵的是绿林深处绿树掩映的土屋,还有那山的制高点上的嘹望台。这里几乎与世隔绝。从土屋的墙上依稀可见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斑驳的字迹。土屋里那盏油乎乎的矮脖子灯,和房屋一样放射着历史的光芒。这里生活砉两代林业工人,新中国成立之初那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亲手垒起了土屋,泥巴砌圆了锅台。最引人注目的便是靠床的墙上那张女歌星演唱时的特写剧照,当然秀靓。年轻人说,是他去年刚换上的,原来是一张他父亲贴上的已经泛黄模糊了的武松打虎的画。两张画代表着两个时代,代表着两代人的生活情趣。最初的那个小伙子今天已退休返乡。记得父子俩交接班的时候,老人领着儿子在偌大的林区转悠了三天。在一座山的制高点,老人望着绿海波涛,表情格外凝重,突然眼角滚落一滴黄豆粒大小的老泪,颤着声说;“儿啊!记着这个地方,几十年前这里曾是秃山,是我和你的叔叔、伯伯们就像你这样的年龄,每天来这里挖树坑,待冬春季植苗。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