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5970字。
  现代文阅读:怎样回答试卷中的主观性开放题
    “主观开放性”试题主要指这样一类试题:命题者不提供统一的“标准答案”,就题干中提出的某一问题,观点或现象,考生是赞成还是反对,肯定还是否定,可以敞开思想,各举己见,或分析,概括,或评价鉴赏,只要自圆其说,言之成理即可。进入新世纪以后,高考语文试卷中主观性开放题逐渐增多,以至于到现在几乎每个语段的最后一题都是开放题。如果一份试卷有五个语段(包括古诗词欣赏,两个现代文,两个文言文语段),那么这种题型有五道题之多,且分值较大,少则3分,多则6分。加起来分值在20分左右。因此能否答好此类题,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份试卷分值的高低。就拿新近06届语文试题来说,第5,12,16,21,26道题都属主观开放性命题,分值达19分。
    主观性开放题的增多,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成果,衡量的是同学的创新意识,综合能力,是形势发展的必然,符合二期课改精神,是高考改革的亮点之一。而现实的情况是学生答此类题目大多数心中没底。或体裁转换能力不强,或概括缺少深度,评价缺少理论色彩,甚至解答脱离环境;再加上部分学生平时积累较差,答题缺乏事实根据,内容空洞等等,虽说一般不会全部扣掉,但普遍得分较低,影响了整个试卷的分值。
  主观性开放题总体解题思路是:
    1.读懂题干,领会具体要求:
  题干既是考查点的具体表述,又明确了考生答题的要求,方向。所以首先要明确答题方向,即从题干中辨明主观开放性命题的种类。其次得明确题干中考查点和具体要求。譬如有的要求你点明“深刻哲理”,有的要你“展开合理想象”,有的问你“是否赞同这种说法”,有的要你另举例阐述文中观点,有的要你对文章从内容或形式上加以评价或鉴赏,甚至具体规定了你要运用什么表达技巧(如人物描写方法)等,因此开放性题目虽然没有固定答案,考生可以自由发挥,但必须注意“开放中的限制”,注意题目的指向,读懂题干,领会具体要求,这是答题的基础。
    2.依托本文,把握主旨:
    刚才说了开放性命题的基本特征是综合性较强,侧重考查考生的创新意识和语文实践能力,所以题目设计往往扣住文体,因文而起。把握文体的整体内容显得尤为重要,其实就是要符合文中的主旨,中心思想,乃至观点等。
    3.在解答这类题时,不少时候都要亮出自己的观点,着重解决“是什么”“为什么”,要把握住文段中作者的观点,感情,作出自己的价值判断。从形式上来说,常常是一篇基于文段阅读的鉴赏性评价短文。
    鉴于主观题设题多样性特点,其表述要求因题而异,这里想就目前在试卷上出现的开放性题型集中作些探讨,研究些答题思路方法,提供一些范例,供同学们参考。
    我们大致把试卷上出现的开放性命题分为以下八类:仿写类,想象描述类,介绍说明类,联想感悟类,是非比较类,举例阐述类,以及鉴赏、评价类,概括摘要类。下面就分别举些例子,加以说明。
    一.例句仿写类:
    这类开放题最常见的形式是用例句的形式仿写一个句子。当然例句的形式一般都是文中很有特点的句子。譬如可以是思想内容很深刻的句子,而在形式上常常是一些长句,整句,例如对偶句,排比句。还常用修辞手法的句子,如比喻,比拟,夸张等。因此我们在造句时内容上尽可能地贴近,特别是在感情色彩上(譬如喜悲,激烈,委婉,激动,冷静,振奋,倦怠等)也要和原文相吻合,更重要的在形式上一定要严格按照例句的形式,不能“越雷池一步”,当然还得注意语言的流贯,通顺。
    例一:2004年上海秋考第10题:《我看舞蹈美》
    题目:用以下例句的形式,仿写一个句子(不能用文中句子)
    例句:当斗牛乐曲响起时,那狂热的西班牙舞姿,便是催人上阵的鼓点,我们激动,昂奋,仿佛一场决斗就在跟前。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mutualitydown}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