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570字。苏教版《行板如歌》优质课教案
  鄞州高级中学刘少龙
  教学目标:
  积累作者、字词等相关知识。
  鉴赏文章语言,挖掘文本内涵,由此探索主题。
  在作者人生体悟中感受生命意识、建构我们的精神家园。
  教学重难点:对主题的探索、生命意识的感受
  教学方法:讨论探究、朗读涵咏等
  教学工具:多媒体、常规教具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步骤:
  一、课前准备、课间活动及导入
  【课前:在班上作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本课中相关知识的理解程度】
  【课间:了解学生预习情况,播放柴科夫斯基的《如歌的行板》】
  师: 同学们,你们大部分该有17岁了吧,现在还有不少同学还在为写作文发愁,可是有一个人比你们仅仅大两岁就已经开始著名长篇小说《青春万岁》的创作并且一举成名了。这个人就是王蒙。我们今天来学习他的一篇散文《行板如歌》。
  二、积累•整合
  【幻灯展示作者知识,介绍生平特别是他的苦难作为阅读背景】
  王蒙(1934-)
  1953年创作长篇小说《青春万岁》(19岁)
  1956年发表短篇小说《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由此被错划为右派。(22岁)
  1956——1979年,二十多年被扣“右派”帽子,16年过着流放生活。1958至1962年王蒙在北京郊区劳动。1962年曾到北京师范学校任教一年。 1963年至1978年王蒙在新疆伊犁伊宁市和伊宁县下属巴彦岱镇巴彦岱公社二大队生活工作。(被平反时已经45岁)
  平反后创作不断, 乐观向上、激情充沛,并进行不倦的探索和创新,新时期文坛上创作最有活力的作家。目前他的作品数百部,共计六百多万字。曾经四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师:到底是什么信念支撑了王蒙,让他承受几十年的身体上精神上的痛苦,又是什么信念使他在中年以后获得如此大的成就呢?给他这个信念的正是俄国著名作曲家柴科夫斯基的音乐,我们刚才听到的就是他的一首著名乐曲《如歌的行板》。
  师:大家已经预习了这篇散文,应该知道,王蒙给这篇散文取名为《行板如歌》,是因为他的这首乐曲。那么他直接用《如歌的行板》为题不就行了吗?为什么要改成《行板如歌》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学习这篇散文。 
  注:字词等知识融入感受鉴赏这一部分中。
  三、感受•鉴赏
  师:让我们先从文章第一句入手。这句话说“柴科夫斯基,好像一直生活在我的心里”,这里面涉及到两个人,“柴科夫斯基”和“我”。
  【板书“柴”“我”】
  快速浏览全文,看看哪几段是主要写“柴”,哪几段主要是写 “我”。
  第九段是对象转换的开始。
  师:“一直生活在我的心里”,甚至第二段还说“成为我生命的一部分了”,柴科夫斯基音乐的什么魅力让王蒙如此沉醉,易于接受呢?
  他之容易接受,是由于他的流畅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mutualitydown}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