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000字。
  《沙之书》教学设计
  主备:董传双
  学习目标:
  1、 领会《沙之书》的内容与题旨
  2、 理解“虚构”对于小说表达的重要性,以及真实与虚构的关系。
  学习重点:如何理解小说的核心意象“沙之书”。
  学习难点:小说中真实与虚构的关系。
  课时安排:两课时
  一、导课并了解“沙之书”的 特性
  1、“能够彻底改变一个人一生的书籍,或许几十年才出现一次,您所面对的正是这样的一本书”大家还记得这段话我们在哪见过?美国版的英文版《炼金术士》封面介绍的文字。“沙之书”这样奇妙的书籍,我相信肯定有很多人从没接触过。下面请大家在预习的基础上,再次浏览课文,为《沙之书》写一段推荐文字。
  2、小结“沙之书”奇妙的特性:像沙一样,变幻不定,无始无终,无穷无尽,不断“生长”。(最好联系文中有关的情节) 
  3、如果让你用一个词来形容它,除了“奇妙”你还会用哪些词?理由?
  二、探讨核心意象“沙之书”
  1、 小说主人公“我”对待“沙之书”的态度变化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这一变化过程说明了什么?请找出有关的词句具体说说。
  (好奇—钻研—渺小—敬畏—恐惧---逃避/坚持)
  起初好奇,然后设法得到,接着是钻研,但发现对它了解越多,不了解的部分也更多,于是意识到自己的渺小无奈,紧接着迷失于无法自拔的敬畏,随之而来的是恐惧,最终选择逃避、放弃,让沙之书淹没在图书馆的书海之中。   
  这一变化过程既形象地说明沙之书的奇妙而神秘的特性,又表现了“我”乃至人类在无限强大的异己之物前不胜渺小、恐惧的心理。
  2、“沙之书”给你什么启示了吗?
  如:人处在时间与空间的交叉点上,作为瞬息和有限的存在物,却向往永恒和无限。    
  3.你认为“沙之书”可能象征什么?
  无限之物:如无止境的欲望,无穷大的世界,琐碎繁杂的生活、强大的异己力量、神秘的未知世界、不知其数的金钱、无法挽留的时间、变化无常的命运、浩瀚无穷的知识、让人身心俱疲的爱情等等。 (1941年,博尔赫斯就曾经写过一个名为《巴别图书馆》的短篇。在那个短篇里,作者把宇宙想像为“一个数目不明确的,也许是无限数的六面体回廊所构成的图书馆”这同样是一个无限之物。)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