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小题,约5540字。
初三语文测试题
命题人:曾宪一。考试时间100分钟,总分150分
注意:本试卷共20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要直接写在试题卷上。
第一部分 阅读(87分)
一、文言文(共38分)
(一)默写(15分)
1、(1) ,柳暗花明又一村。
(2) ,村庄儿女各当家。
(3)山河破碎风飘絮, 。
(4)《桃花源记》中最能表现桃花林美景的文字是 , 。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2、不足为外人道也
3、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三)阅读下面课内文段,完成4—6题(7分)
唐雎不辱使命(节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4、“唐雎不辱使命”中的“辱”的意思是 。《唐雎不辱使命》选自《 》一书,这部书是西汉末年史学家刘向根据战国时事的记录编辑的一部 体(体裁)史书。(2分)
5、用现代汉语解释选段中划线的句子。(2分)
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
6、在唐雎看来,真正的“士”是像_________、 、 一类的人,他们具备的共同品质是 (3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7—10题(12分)
任末好学勤记
任末年十四,学无常师,负笈不远险阻。每言人而不学,则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削荆为笔,刻树汁为墨;夜则映星望月,暗则缚麻蒿以自照。观书有合意者,题其衣裳,以记其事。门徒悦其勤学,更以净衣易之。非圣人之言不视。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若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7、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字。(4分)
(1)负笈不远险阻 (2)更以净衣易之
8、用现代汉语解释“每言人而不学,则何以成”。(3分)
A.(他)每次看到不学习的人,总是劝说他们通过学习来掌握办成事情(成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