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卷
泰二中 江向阳
说明:
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本试卷由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组成。答题时,请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书
写答案。做在试题卷上无效。
3.请将学校、班级、姓名、学号分别填写在答案卷规定的位置上,不要遗漏。
亲爱的同学,如果把这份试卷比作一片蔚蓝的海,那么,现在我们启航。展开你智慧和自信的双翼,乘风破浪,你定能收获无限风光。
一、抄写题(5分)
1.将下面一句话抄写在答题卷相应的格子里(要求:正确、端正、整洁)
书 法 艺 术 源 远 流 长 , 以 其 独
具 的 艺 术 魅 力 , 给 中 华 民 族 的 文
化 艺 术 增 添 了 色 彩 。
【注意】此题根据抄写文字和卷面书写水平综合评分,后边的答题文字都要认真书写
二、语言积累和运用(第2题15分,每横线1分;其余每题3分,共30分)
2.用课文原句填空
(1)再加上叶面上的水珠儿滴溜溜滚着,简直好像满池荷叶都要__ ▲ __、__ ▲ __了。
(宗璞《西湖的绿》)
(2)这个敏感的精灵,——它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它深信,__ ▲ __,——是的,遮不住的!(高尔基《海燕》)
(3)但愿人长久,__ ▲ __。(苏轼《水调歌头》)
(4)忽如一夜春风来,__ ▲ _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春风又绿江南岸,__ ▲ __。(王安石《泊船瓜洲》)
(6)__ ▲ __,老大徒伤悲。(《长歌行》)
(7)__ ▲ __,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8)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__ ▲ __,__ ▲ __。(陶渊明《桃花源记》)
(9)予谓菊,__ ▲ __也;牡丹,__ ▲ __也;莲,__ ▲ __也。(周敦颐《爱莲说》)
(10)由“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这副对联,你能想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两句话是:__ ▲ __,__ ▲ __。
3. 对下面这句话的修改意见正确的一项是( ▲ )
我们说的做的究竟能不能解决问题,问题解决的是不是正确,关键在于我们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善于总结经验,针对客观现实,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一切从实际出发。
A.“正确”改为“恰当”。 B.“正确”后面去掉逗号,加“的”字。
【语文试题卷6-1】
C.“在于”改为“是”。 D.“能够”和“善于”前面都加“是否”。
4、阅读晏殊的《浣溪沙》,关于这首词的赏析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A.词的第三句以夕阳将尽之景,道出对旧时美好时光的流连之情和感伤之意。
B.词的四五句对仗工整,浑然天成,表明在美好事物的消逝中,仍有令人欣慰的美好事物重现,富有哲理,令人回味。
C.末句的一“独”字写出了词人怅惘落寞的感伤。
D.这首词写词人在暮秋的黄昏时分,对酒听歌,面对旧日的景物,感叹着时光流逝,不由得大为伤感和惆怅。
5.仿照上下句,在下文空缺处补写一个句子,使整段文字内容完整,结构和谐:
那些具有崇高的人格美的古典诗文,长期熏陶着人们的精神品格。杜甫“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忧患意识和爱国深情,__ ▲ __,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凛然正气,无不深深打动着我们的心,使我们的精神得到陶养。
6.“1,2,3,5,8,13,21,34,55,89,144……”这是数学中有趣的斐波那契级数。此级数的最大特征是(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7.张明是一名高三学生,曾获得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浙江赛区一等奖。下面是报纸上的一则新闻,请你从中提取出两条与张明有关的信息,转告张明。
今年高考新规定 加分不得超20分
本报综合消息 从教育部昨天公布的《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中看到,今年同一考生加分投档分值不得累加,最高增加分值不得超过20分。
今年共有四类应届高中毕业考生享受加分提档政策,分别是获得省级优秀学生称号者;在高中阶段思想品德方面有突出事迹者;获得省级以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或全国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省赛区一等奖以上者;参加重大国际体育比赛或全国性体育比赛取得前六名的考生,获国家二级运动员以上称号并经省级招生委员会在报考当年组织测试、认定的考生。
信息①:__ ▲ __ 信息②:__ ▲ 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