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9720字。岳飞三首作品赏析 
  岳飞(1103-11141)字鹏举,相州汤阴人。少年从军,官至河南、北诸路招讨使,枢密副使。他是南宋初年的抗金名将。因坚持抗敌,反对议和,为奸相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谋害。工诗词,但留传甚少。词仅存三首,内容皆表达抗金的伟大抱负和壮志难酬的深沉慨叹。风格悲壮,意气豪迈。有《岳武穆集》。
  登池州翠微亭诗
  经年尘土满征衣,特特寻芳上翠微。
  好水好山看未足,马蹄催趁明月归。
  [难词注释]
  ①池州:治所在今安徽贵池。②特特:特地,特别
  [创作背景]
  岳飞是南宋初年的抗金名将。为了抵抗金兵南下,保卫南宋半壁山河,进而收复中原,长期转战在今两湖、浙、赣、苏、皖一带。绍兴四年和十一年,他曾两次在庐州(治所在今安徽合肥),击败金兵。十一年还曾驻军舒州(治所在今安徽安庆)。这首诗当作于其间。 
  [内容评析]
  诗的首句叙述自己的经历,从而把登池州翠微亭放在一个特定的背景之下,使读者感受到时代的和诗人的脉搏是一致的。第二句用「特特」以强调这次登临,表明戎马倥偬,登临难得,而把自己的戎马生活与大好河山从感情上联系起来,同时,在结构上又起到了转折的作用,把感情抒发的重心移到对故国的爱恋上来,为最后一联直抒胸臆作了铺垫。三四两句为全诗的中心。它展示了诗人对祖国的深厚情谊,对祖国美丽河山的流连忘返,表现了诗的主旨。全诗一气贯注,倾泄了一个驰骋沙场,为国而战的诗人的炽热感情。 
  「冲口出常言,法度法前轨。人言非妙处,妙处在于是。」这首诗明白如话,不假雕饰,也没有用事用典,完全出之口语、常言,却十分感人。其奥妙全在以情取胜。 
  小重山
  昨夜寒蛩不住鸣。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
  起来独自绕阶行。
  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
  旧山松竹老,阻归程。
  欲将心事付瑶琴。
  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简析1】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一个充满热情的梦,就这样被惊破了。一腔啸叹难尽的心事,是只有借琴音来倾诉的了---那是这位抗金志士还我河山的血脉之贲张呵!然而,在议和声浪甚嚣尘上之中,谁又是这声裂弦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mutualitydown}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