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10540字。盐城市2008届高三六所名校联考
  语 文 试 题
  试卷总分:16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第Ⅰ卷三、四题为选考题,其他题为必考题。主观题写在答卷纸上。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我们常常根据自己的经验来感知外物,把自己所得的感觉外射到物的本身上去,把它误认为物所固有的属性,于是本来在我的就变成在物的了。甚至于把自己的情感移到外物身上去,仿佛觉得外物也有同样的情感。自己喜欢时,大地山河都在扬眉带笑;自己悲伤时,风云花鸟都在叹气凝愁;临别时蜡烛可以垂泪,兴到时青山亦觉点头。这种心理活动通常叫做“移情作用”。
  移情作用不一定是美感经验,而美感经验却常含有移情作用。美感经验中的移情作用不单是由我及物的,同时也是由物及我的;它不仅把我的性格和情感移注于物,同时也把物的姿态吸收于我。
  比如说听音乐。我们常觉得某种乐调快活,某种乐调悲伤。乐调自身本来只有长短、高低、急缓、宏纤的分别,而不能有快乐和悲伤的分别。我们何以觉得这本来只有物理的东西居然有人情呢?音乐的命脉在节奏,节奏就是长短、高低、急缓、宏纤相继承的关系。这些关系前后不同,听者所费的心力和所用的心的活动也不一致。调子高而缓,心力也随之作一种高而缓的活动;调子低而急,心力也随之作一种低而急的活动。这种高而缓或是低而急的心力活动常蔓延浸润到全部心境,于是听者心中遂感觉一种欢欣鼓舞或是抑郁凄恻的情调。这种情调本来属于听者,在聚精会神之中,他把这种情调外射出去,于是音乐也就有了快乐和悲伤的分别了。
  移情作用往往带有无意的模仿。念到跳舞时脚往往不自主地跳动,聚精会神观看赛跑时,自己也往往不知不觉地弯起胳膊动起脚来。在美感经验中,注意力都是集中在一个意象上面,所以极容易起模仿的运动。美感经验的直接目的虽不在陶冶性情,而却具有陶冶性情的功效。心里印着美的意象,常受美的意象浸润,自然也可以少存些浊念。苏东坡诗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竹不过是美的形象的一种,一切美的事物都有不令人俗的功效。
  移情的现象可以称之为“宇宙的人情化”,因为有移情作用然后本来只有物理的东西可具人情,本来无生气的东西可有生气。从理智的观点看,这是一种错觉。但是如果把它勾销,不但艺术无由产生,即宗教也无由出现。艺术和宗教都是把宇宙加以生气化和人情化,把人和物的距离以及人和神的距离都缩小,从而在寻常事物中见出不寻常的意义。
  1.以下对“移情作用”这一概念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移情作用是由我及物,把本来在我的变成在物的的一种美感经验。
  B.移情作用是把宇宙生气化和人情化,从而在寻常事物中见出不寻常的意义。
  C.移情作用是把我的性情移注于物,同时也把物的姿态吸收于我的心理活动。
  D.移情作用是一种根据自己的情感经验来感知外物的心理活动。
  2.根据文意,以下哪项不属于美感经验中的移情现象。(   )
  A.陶渊明爱菊,是因为他在傲霜残枝中见出孤臣的劲节;林和靖爱梅,是因为他在暗香疏影中见出隐者的高标。
  B.看颜鲁公的字,仿佛对着巍峨高山;看柳公权的字,仿佛对着临风荡漾的柳条。
  C.庄子曰:“鱼出游从容,是鱼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D.红是视觉的结果而不是花所固有的属性,严格地说,我们只能说:“我觉得花是红的。”可是我们通常直说“花是红的”,仿佛红是花的属性。
  3.根据原文所给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移情作用和美感经验不是同一概念,但是两者之间有着密切联系。
  B.我们平时所说的“推已及物”“设身处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一种移情现象,因此常常缺乏科学的谨严与精确。
  C.所谓美感经验,其实不过是在聚精会神之中,我的情趣和物的情趣往复回流而已。
  D.不同的人对于同一物所体察的意蕴和情趣也是不尽相同的,深人所见深,浅人所见浅,因此欣赏中都有几分创造性。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22分) 
  杨掞字纯父,抚州临川人。少能词赋,里陈氏馆之教子,数月拂衣去。用故人荐,出淮间杜杲幕,杲曰:“风神如许,它日不在我下。”由是治法征谋多咨于掞。逾年,安丰被兵,掞慨然曰:“事亟矣,掞请行”。乃以奇策解围,奏补七品官。掞念置身行伍间,骑射所当工。夜以青布藉地,乘生马以跃,初过三尺,次五尺至一丈,数闪跌不顾。
  制置使孟珙辟于幕,尝用其策,称为“小子房”,与之茶局,周其资用。掞以本领钱数万费之,总领贾似道稽数责偿,珙以白金六百令掞偿之,掞又散之宾客,酣歌不顾。似道欲杀之,掞曰:“汉高祖以黄金万斤付陈平,不问出入,公乃顾此区区,不以结豪杰之心邪?”似道始置之。珙尝宴客,有将校语不逊,命斩之,掞从容曰:“斩之诚是,第方会客广谋议,非其时非其地也。” 珙大服。未几,有大将立功,珙坐受其拜,掞为动色,因叹曰:“大将立功,庭参纳拜,信兜鍪(头盔,代军人)不如毛锥子(代毛笔)也。”于是谢绝宾客,治进士业,遂登第,调麻城尉。
  向士壁守黄州,檄入幕,寻以战功升三品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