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岳阳楼记》听评课。对王丽红老师教授的《岳阳楼记》进行辩证的评论,积极肯定其授课的特点,亮点,优点。同时也表达自己对其教学问题的不成熟见解。约2440字。
    《岳阳楼记》听评课 
  文学院中文师范052  0501012095  王晓波 
  一、课堂实录及评价 
  【复习导入】:请两个组的小组长到讲台上,展示他们的成果。是收集关于岳阳楼的对联和诗赋资料。 
  <小组1>:展示岳阳楼的对联。 
  如:“天水一色,风月无边”,“洞庭天下水,天下岳阳楼” 
  <小组2>:展示有关岳阳楼的诗赋、门票。 
  如: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杜甫《登岳阳楼》等。 
  (评价):词堂课为第二课时,在第一课时中,王丽红老师与同学们共同学习了《岳阳楼记》,同学们对岳阳楼有了一个整体的感知。通过同学的学习,搜集有关岳阳楼的资料,使同学们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理性探索,为课文的进一步讲解奠定的基础。老师通过一定的导入语进入课堂的讲解,这是一般的做法。而王丽红老师通过学生的资料展示进入课程的讲解,可以说是另辟蹊径,让 同学的资料信息抓住学生们的注意力。未尝不是一种创新。有时同学的一句话、一个资料更能让同学们注意。同时也促使同学们的观察力,探索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教师总结>千古骚人,对洞庭湖的赞叹不绝,运用李白的话语:眼前美景道不得。 
  【齐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让学生齐读课文(有气势,带感情)。 
  2.然后提问:“作者写这篇文章,要表达怎样的思想内容?” 
  <学生>: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已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等。 
  3.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以物喜,不以已悲”什么意思? 
  4.要求学生讨论文章的思想内容,然后分析课文的层次结构,即分段和概括段落大意。 
  <老师提问>:“疏理文章的层次结构。为了表情达意,为了表达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文章是怎样写的呢?(在学生回答时,老师一边听,一边板书。)老师作小结:(统一学生的意见)第一段是写作记缘由,这一段的表达方式是叙事或叙述;第二段是描写岳阳楼的景物,其表达方式是描写;第三段是写作者的思想境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其表达方式是议论。因此,文章综合运用了几种表达方式来表情达意,阐述课文内容。 
  (评价):1.学生通过齐读,对文章进行整体感知,同学们在气势、感情上还有一定的欠缺。此时老师只是通过口头的简单表述就过去,这时应该以举例朗读的方式使同学们知道,怎样读有感情,让同学们开始酝酿老师预期达到的感情点。更是为了让同学们带着一种感情进入学习。 
  2.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提出一个较浅显的问题(能在文中找出)的问题,让同学们以文章的思想感情为线索,顺着这条线展开学习,形成了学习的过程性和可持续性。但教师在此时的提问中出现一个不足,提问过快,如炮弹齐发,虽严谨但缺灵活性。 
  3.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以物喜,不以已悲”是什么意思?这个问题的设置,主旨是让同学们在找到文章中心的基础上,深层理解作者生成这种思想的内涵,和背景,让同学们不仅知其所以,更要知其所以然。 
  4.在小组讨论中,同学们积极准备,教师也认真的参与同学们的探讨,并给予一定的帮助,活动中老师的提示不是权威而是参考,学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