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210字。
高考复习巧答逆向名句默写题
河南宏力学校刘向军
考纲要求“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默写题的基本题型有三种:一是传统题型,给上句对下句;二是逆向题型,给下句对上句;三是语境题型,创设各种语境在应用中默写。
在上述三种题型中,逆向名句默写题难度最大,在备考过程中学生常有这种体验:明明话在嘴边,就是想不出来,越急越想不出来。
逆向名句默写题之所以难对付,是因为它与人的一般记忆规律是违背的。人的记忆规律是从前往后的线性式,所以,出上句对下句的题型,等于是给考生提供了一个引起回忆的线索,这也符合写作本身的逻辑顺序,所以相对容易回想、提取。而逆向式默写题型有意去掉了记忆的引子,自然增大了默写的难度。
要有效应对逆向式默写题型,最根本的办法是:对考纲所要求背诵的诗文尽可能熟背,在考场上完整地默背相应的全文或是全段。除此之外,掌握一些逆向式默写回想的技巧,可以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技巧一:刻意关注上句开头几个字。
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想不起上句时,只要有人提示上句前两个字,马上就打开了记忆的闸门。所以,如果我们在平时巩固背诵内容时,能够对于重点语段或是重点语句开头的几个字刻意关注一下,就会有助于逆向默写。这种情形正如《诗经》拟题的特点,一提起“关雎”,一提起“岂曰无衣”,马上就可以背诵下去。比如,在背诵屈原的代表诗句“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时,如果同时对句首“长太息”三字多加留意,就等于把上句的“长太息”和下句的“哀民生”多加了一把关联的锁。
技巧二:利用对称原理反推关键字。
高考所考的名句多数都有对偶的特点,这使得我们可以利用对偶句对称的特点来反推出句的关键字,从而引发对全句的回想。比如,李商隐的下句“蓝田日暖玉生烟”(07年安徽卷),如果想不起上句,不妨抓住下句中的“日”字、“玉”字试着反推一下,上句是否有“月”字、“珠”字呢?或许一下字就引出了“沧海月明珠有泪”的上句。
技巧三:利用下句句意反推上句意。
还有些逆向默写考查的并不是对偶句,而是一些散化的句子,此时,可以利用命题者所提供的下句本身的句意,反推上句可能是什么意思,可能是什么话题,从而引发回想。比如,荀子的下句“则知明而行无过矣”(07年四川卷),如果想不起上句,可以抓住下句“智慧明达而行为没有过失”的句意来反推:一个人怎样才能做到“知明”和“行无过”呢?是学习吗?是要思考吗?或许一下子就引出了上句“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技巧四:暂时搁置一段时间再回想。
考场上有时出现话到嘴边写不出的情形,这是记忆暂时阻塞的现象。此时不必非要马上想出来不可,可以暂时把默写题放在一边,先做别的题,让思维从记忆的死胡同里跳出来。过一会再回头时,你或许一下子就想出来了。
总之,只要大家勤于背诵,勤于总结记忆小窍门,就可以省时高效地应对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