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8310字。
正确使用熟语教案
教学目的:
1、把握命题趋势
2、掌握做题方法
教学重点
正确使用熟语
教学课时:2教时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一、考点阐释
新的《考试说明》对这一考点的调整,增加了“词语”的覆盖面。给我们启示:
第一:高考语言命题更加关注人文性,贴进生活,贴进考生;充分考查毕业生的语言基本素养和综合运用能力。
第二,广大考生要活学活用所学知识,把考点放到大语文环境中去复习;按照语文的学习规律做到字不离口,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篇不离生活实际。
二、知识梳理
“熟语”是语言中结构定型,以整体来表达其语义的固定短语或句子,主要包括成语、惯语、谚语、格语、歇后语等。
谚语:是群众口头上流传的通俗而含义深刻的固定语句。
例如:1.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2.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3.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4.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5.众人拾柴火焰高。
谚语是有关自然现象、农业生产、保健卫生以及社会生活方面的经验总结,其中农谚多带有地域性。
格言:是具有哲理的言简意赅的语句。
例如:1.知识就是力量。2.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3.事实胜于雄辩 4.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6、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坦荡荡:坦然宽广,戚戚:忧愁不安
7、双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
8、在私底下要忠告你的朋友,在公开场合又表扬你的朋友
9、闪光的东西并不都是黄金
惯用语:是口语中短小定型的习惯用语。例如:铁公鸡、抬轿子、戴高帽、定调子、一锅端、开绿灯、走过场、碰钉子、导火线、替罪羊、跑龙套等等。惯用语以三字格为主,多数含贬义。
“炮筒子”是指性情急躁或心直口快的人,
“狗腿子”是指坏人的帮凶。
又如戏台的柱子是十分重要的部分,没有它,戏台就要倒塌,于是人们就用“台柱子”来表示戏中的主要演员,进一步又比喻一个集体中的骨干。
“敲边鼓”是指从旁帮腔或助势,并非真的是去敲边鼓。
“磨洋工”和“泡蘑菇”意思很相近,一个偏重指工作时拖延时间,懒散拖沓;一个指故意纠缠而拖延时间。
“打头阵”“唱主角”就不一定有贬义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