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小题,约5980字。
2007~2008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
八年级语文试题
日照王修波
(时间:100分钟 满分12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一、知识积累与语言运用 (1~6题,共20分)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4分)
聆听云南歌会上的龙吟凤①哕,感受明湖居王小玉唱书的②yì扬顿挫;欣赏林清玄心田上自信执著的百合,一览高尔基笔下海燕翱翔的雄姿;学习丁肇中格物致知的精神,借鉴顾③颉刚④biànwéiqùwàng的做法……用心体验,你会发现语文学习是美不胜收的旅程,旅程上有不绝的风景。
① ② ③ ④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2分)
①把语文对话融入唱歌之中,这种 的教学方法,颇受同学们欢迎。
②只有拥有一颗纯真的心,才可以 烦恼的枷锁。
③最近市有关部门联合行动,迅速 黑网吧,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④“2006感动中国人物”之一的华益慰,从医56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 了伟大的人格。
A.新鲜 摆脱 取消 树立 B.新颖 摆脱 取缔 塑造
C.新鲜 驱散 取缔 树立 D.新颖 驱散 取消 塑造
3.下列两个句子均有语病,请作修改。(2 分)
①是否能学以致用,是一个人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前提。
②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努力构建和谐,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
① ②
4.下列关于文学知识及相关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巴金,著名文学家。《日》与《月》,虽然风格不同,但作者的感情却是一以贯之的,都表达了其对人生、对生活的一种希望和信念。
B.刘鹗,字铁云,笔名洪都百炼生,清末丹徒人。其作品《老残游记》写了作者在各地的见闻和活动。《绝唱》主要描写一个民间艺人高超的说书技艺。
C.柳宗元,字子厚,宋代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小石潭记》是作者遭贬官后,为排解内心的愤懑之情,伐竹取道,探山访水之时的作品。
D.《海底两万里》是英国凡尔纳的三部曲的第二部,主要讲述诺第留斯号潜艇的故事。作品构思奇妙,情节惊险,是科学与幻想巧妙结合的成果。
5.搜集读书故事,交流读书方法,探讨读书内容,这是某校新近成立的读书小组的活动安排。作为小组成员的你,请参与下列活动。(4分)
(1)活动中,同学们搜集了不少读书故事,下面列举了其中两则,它们分别说的是谁?请将人物姓名填在括号里。(2分)
①他勤学却无钱买烛,只得在墙上凿洞,借邻人的烛光读书。( )
②他少年时就痴迷读书,曾经在梦中看到所用之笔开了花,后来果然“斗酒诗百篇”,留下了诸多佳作。( )
(2)活动中,同学们对应该读什么书各抒己见,形成了下列三种观点。你更认同哪一种?请以一本相应的书为例,结合所认同的观点,简要说明你的看法。(2分)
A.读经典的书,就发现了世界的入口。
B.读流行的书,就走在了时代的前列。
C.读实用的书,就架设了生活的桥梁。
6.古诗文积累。(每小题2分,共6分)
①《饮酒》一诗中,表现诗人陶渊明向往悠然自在的田园生活的诗句是:
, 。
②温家宝总理在回答台湾东森电视台记者关于台湾问题的提问时,引用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诗句“ , ”说明“海峡两岸和平发展是大势所趋,是任何人无法改变的”。
③面对人生中成功的欢乐与失败的痛苦,我们应该像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所说的那样,拥有“ , ”的心态。
二、文言文阅读与探究(7~14题 ,共20分)
(一)(12分)
【甲】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