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020字。
  《屈原列传》教案
  广州三中 王东
  教学目的
  1 了解屈原的生平事迹,学习屈原的爱国精神和志洁行廉、刚正不阿的高尚品德;
  2 学习本文记叙和议论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3掌握本课的文言常用实词;熟记通假字“离”、“反”、“濯”、“见”、“指”、“绌”、“质”、“被”,正确理解古今异义的词,复习巩固判断句与被动句;
  4 理解课文运用的修辞手法。
  教学设想
  1 利用“预习提示”设计导读题,引导学生圈点勾划,提要勾玄,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 运用“相关联系,想似比较”的方法,分析本文记叙、议论相结合的写作特色,体会作者寄寓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三教时
  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
  整体感知全文并研读课文第一部分。
  教学步骤
                            第一教时
  一、导入新课
  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
  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
  这是长沙岳麓山上的三闾大夫祠中,有一副著名的对联,表达了对屈原的无限崇敬:
     屈原,是我国第一个伟大诗人,又是世界古代文化名人。《史记》中的《屈原列传》,这是我国历史上出现得最早的一篇记载屈原事迹、思想、人品的文献。它有着很高的史料价值,后世的研究屈原的著作,都以它为出发点:它又有着很高的文学价值。
  《屈原列传》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是一篇风格独特的人物传记。《史记》是我国第一部记传体的通史,记载了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迄汉帝太初四年共约3000年的历史,分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种体裁。列传用以记帝王以外的人的事迹。司马迁大约因为屈原、贾谊都是文学家,又都怀才不遇,遭受贬谪,贾谊写的《吊屈原赋》又引起他的感慨,因而将屈原、贾谊合写一传。秦朝以前的古书都没有记载屈原的生平事迹,《史记》这篇传记,是记载屈原生平事迹最早、最完整的文献。
  作者司马迁景仰屈原的品格,和屈原一样,他遭遇不平,满腔悲愤,因而在记传中倾注了自己的思想感情,形成了夹叙夹议的独特风格。我们在学习时要注意仔细体会。
  二、课内预习课文。要求:
  1 借助工具书,对照注释,疏通课文;
  2.给黑体的字注音:
  惨怛( ) 商于( ) 温蠖( ) 
  濯淖( ) 啜其醨( )( ) 帝喾( )
  皭然( ) 汶汶( ) 汨罗( )
  屈匄( ) 随属( ) 唐眛( )     
  三、研习新课:
  1 课文第一部分写屈原由见“任”而见“疏”。第一段首先简介屈原的姓名、官职和杰出才能,说明“王甚任之”。王怎样“甚任”之?为什么“甚任之”?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