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44小题,约6510字。
  《小石潭记》近三年中考归类
  阅读《小石潭记》(节选)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2005西宁市(9分)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在文中的意义。(2分)
  (1)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影:         
  (2)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悄怆:         
  2.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划有横线两处句子的意思。(4分)
  (1)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2)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3.请用第④段中的两个四字短语,完成填空。(1分)
  小石潭流水淙淙,树蔓青翠,鱼儿在清澈的潭水中畅游,面对如此美景,遭贬而游历于 此处的柳宗元却感到       ,       。
  4.如果你能经“时空隧道”返回到唐朝,并与柳宗元在小石潭相见,听他倾诉内心的郁闷悲怆之情后,说几句劝慰的话。其中要恰当引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或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相关名句。(限在40字以内)(2分)
  2006年•湖北天门市 (11分)
  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1)潭中鱼可百许头(      ) (2)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
  (3)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 (4)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
  6.下列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暮寝而思之(《邹忌讽齐王纳谏》) 荆国有余地而不足于民(《公输》)
  B.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 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满井游记》)
  C.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答司马谏议书》) 以塞中谏之路(《出师表》)
  D.其真无马邪(《马说》)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愚公移山》)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译:
  8.理解填空。(2分)
  课文多角度描写景物,其艺术手法主要有:①点面结合。如写石:“            ”是面,“为坻、为屿、为嵁、为岩”是点。②远近交错。如写潭:“闻水声”是远,“下见小潭”是近。⑧动静结合。如写鱼:“影布石上”是静,“             ”是动。④虚实相生。如“潭中鱼可百许头”表面写    ,实为写    ,以实写虚,虚实相应成趣。
  9.选文第四段的景物描写十分精当,请结合作者的经历谈谈你的理解。(3分)
  2006(河北课改) (16分)  
  10.文章的作者是唐代的文学家         (人名)。(1分) 
  11.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2分) 
  ①潭 中 鱼 可 百 许 头  ②其 岸 势 犬 牙 差 互 
  1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2分,共4分) 
  ①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译文:  
  ②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 
  译文:  
  13.作者通过谢小石潭人迹罕至、凄清幽静的环境,意在表现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  
  14.请从文中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并说明理由。(3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