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6420字。
  《柳永词两首》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识记作家作品,了解柳永词的写作背景及其艺术风格。
  过程与方法:
  1、反复吟咏,整体把握词的内容,感受词的音律美。
  2、品味语言,运用联想和想象,感悟词的情与景浑然交融的意境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词中作者流露出的浓浓的离情。
  2、领略杭州物阜民丰的盛景,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培养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1、鉴赏词融情入景、虚实相济的写作手法。
  2、准确把握作者情感,培养词的鉴赏能力。
  【教学难点】
  词的意境的鉴赏。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具准备】
  PPT课件。
  【教学内容与过程】
  第一课时
  【知识预热】
  了解词的发展史(起源、发展、风格、流派),了解豪放派和婉约派的不同风格,掌握词这种文学样式的基本特点。
  1、词,是诗歌的一种。古代的词都合乐歌唱,故唐五代时多称为曲、杂曲或曲子词。词体萌芽于隋唐之际,与燕乐的盛行有关(一说萌芽于南朝),形成于唐代,盛行于宋代。句子长短不一,故也称长短句。另有诗余(餘)、乐府、琴趣、乐章等别称。宋词是我国文学史上的又一座高峰。宋词习惯上分为婉约和豪放两派;婉约派以写闺情、离绪为主,以清丽婉约见长,代表作家有柳永、李清照等;豪放派扩大了词的题材,对社会生活的种种感受皆可入词,大气磅礴,飘逸洒脱,代表作者有苏轼、辛弃疾等。
  2、词的分类
  按结构分为:               按字数分为:
  单调——一片               小令——58字以内
  双调——两片(阕)            中调——59~90字
  三叠——三片               长调——90字以上
  四叠——四片
  一、导入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西湖以其湖光山色之美令古代文人墨客留下了许多千古传颂的名篇,读后令人心旷神怡。今天,让我们走进柳永的《望海潮》,感受词人笔下杭州的美好景色。
  二、走进作者――柳永
  柳永(约987-约1053),字耆卿,原名三变,崇安(今福建崇安)人。北宋词人,在家中排行第七,所以后世也有人称他为“柳七”,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亦被称作“柳屯田”。与长兄三复,次兄三接,皆为进士,有文名,时称“柳氏三绝”。柳永年轻时到汴京应试,常出入歌楼舞馆,为人狂放不羁,应科举屡试不中,直至仁宗景祐元年(1034)才中进士。柳永通晓音律,多为教坊乐工、歌伎填写歌词,其词在当时流传甚广。他是宋词“婉约派”的宗师,是北宋致力作词的第一人。他不仅开拓了词的题材内容,而且创作了大师的慢词,发展了铺叙的手法,在词史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有《乐章诗》,收词近200首,其中《雨霖铃》《八声甘州》《望海潮》等都是千古不朽的名作。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