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有24道题,约7660个字。
  南京市六合区2008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一)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一) (二) (三)  
  得分      
  一(23分)
  1.用课文原句填空。(10分)
  (1)_______________,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2)岁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直挂云帆济沧海。
  (5)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似曾相识燕归来。
  (9)和谐是什么?和谐是陶渊明“山气日夕佳,__________________”的从容,和谐是白居易“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____”的生机,和谐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境界……和谐原来是一种感觉,人人都生活在阳光之下的感觉。
  我国有着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它是我们民族文化中的灿烂奇葩。徜徉其中,我们会感受到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会收获很多的知识与快乐。寒假里,南京市少年宫举办了以“走近民俗文化”为主题的活动。同学们早已跃跃欲试了,你也赶快参与进来吧!
  【镜头一:听听专家谈春节】
  2.下面是民俗专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萧放关于春节的谈话,请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节日有着特定的民俗文化内涵,是一种特殊意义的文化资源,而春节作为中华民族第一大节,社会意义尤为巨大。春节首先代表着温暖和亲情。“有钱没钱,回家过年”,“一年不赶,赶三十晚”,这些话道出了春节所负载的厚重历史积diàn,以及春节在中国人心目中的至圣地位。从漫漫羁旅风雪夜归,到春运期间滚滚人潮,构成从古到今中国春节来临之际永恒的景观。“回家过年”不仅仅是亲人的聚会,也是精神的洗礼与伦理关系的更新。其次,春节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心结。不能回家过年的中国人,哪怕不孤单,却总有一种“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的漂bò失落感。旧时北京人过年要吃荸荠,荸荠谐音“必齐”,说的就是新年亲人必须齐全。年夜饭中国人一年一度不可或缺的精神聚餐,这顿饭无论如何一定要在家里吃。人们将自己的感情、愿望、伦理、信仰都积聚在这一节日上,使春节已经不是简单的时间点,已经被广大人民充分价值化,乃至成为一种民族文化象征与凝聚民族情感的重要力量。
  负载()羁旅()积diàn()漂bò()
  【镜头二:欣赏精彩的年画】
  3.贴年画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右面是著名的杨柳青年画作品——“连年有余”,你能用简洁的语言介绍一下画面的内容吗?试一下吧!(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镜头三:民俗文化的盛会】
  2008年2月22日金陵晚报报道“安盛杯”南京市首届民间民俗文化节闭幕式暨颁奖晚会昨天在金宁购物广场举行。此次民俗文化盛会是由南京群众艺术馆、南京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白下区文体局、南京金宁购物广场有限公司和金陵晚报社联合主办。该活动自去年12月30日启动以来,南京地区10多个县、区近30个民间文艺团体的120多个民间民俗节目进行了系列展演。南京民俗文化专家评价,这是一次江淮大地精彩民间艺术的大展示,也是一次古韵今风,南腔北调,各路英豪的大会师。
  4.请用简洁的语言为上面这则消息拟一个标题。(15字以内)(1分)
  ___________
  【镜头四:继承传统的民俗文化】
  5.对联是中国特有的民俗文化形式,为了继承和发扬它,南京市少年宫用南京的地名出了一道上联,有奖征答下联,要求也要用南京的地名,你想试试吗?(2分)
  上联:紫金山下花似锦
  下联:_______________(提示:南京是六朝古都,风景名胜众多,如石头城、明故宫、瞻园、玄武湖、长江大桥、夫子庙、梅园新村等)
  【镜头五:保护传统的民俗文化】
  6.近几年中,圣诞节、愚人节等“洋”节日走入了我们的生活。同学们对这些“洋”节日有怎样的看法呢?请根据下表显示的调查结果,回答后面的问题。(4分)
  节日认同程度调查情况统计表
  认可度 快乐度
  老年人 中年人 青年人 老年人 中年人 青年人
  春节 高 高 中 高 中 低
  圣诞节 低 中 高 低 中 高
  (1)请简要概括青年人对中国传统节日和“洋”节日的认同情况。(不超过25个字)(2分)
  ____________
  (2)你认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请谈谈你看法。(2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