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670字。教案导入精彩,设计巧妙,并附有扩展性阅读部分,能开阔学生的视野。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设计
2008年广东肇庆地区语文科教案资料
设计者:广东肇庆市实验中学 钟玉君
一、课题:《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二、课时:1课时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德国纳粹分子的残酷统治
2、能力目标:理解新闻中记者的感情蕴含其中的写法
3、情感目标:学生能记住历史惨痛的教训,珍惜和平,抵制暴力与罪恶。
四、教学重点:①、理解作者通过参观者的行动、神态来传达他们的内心感受
②、品位新闻中富有意蕴的句子的含义
五、教学难点:学会分析新闻中的记者的感情倾向
六、教学方法:自主阅读,合作探究,交流借鉴
七、教学课型:导读课
八、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简介电影《东京审判》
我们知道二战期间,日本法西斯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东京审判》讲述的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由美国、中国、英国等11个国家的法官组成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在东京审判日本战犯的情况。在审判中,所有的战犯都否认自己的罪行,他们否认侵华的事实,否认分裂中国的阴谋,中国检查官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与战犯展开了一场又一场撼人心魄的法庭论战,最终将战犯送上了绞刑架,告慰了战争中死难的中国同胞。这是中国人在国际舞台上第一次成功地用法律武器捍卫自己尊严的故事。除此之外,影片中还向我们展现了像南京大屠杀那些尸骨遍地、血流成河的场面,使人非常地触目惊心。
2、从《东京审判》引入《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在二战期间,不仅是日本法西斯心狠手辣,在欧洲,在奥斯维辛集中营里,德国法西斯对欧洲人民犯下的罪行同样令人发指。
(二)、问题探究
1、为什么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教师小结:
(1)、奥斯维辛太出名了,人们已经了解了它很多东西,的确没有什么新闻可供报道了。
(2)、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鲜东西了,每一个参观者都看到同样的东西,也都有同样的感受,那就是震惊,甚至窒息。
(3)、战争已经结束,这里成了和平的世界,人们过上了安静的生活。这样的新闻没有大事件,没有震撼力,但却是真实的奥斯维辛的生活场景。(No news is good news)
★教师质疑:这则新闻的标题题目如何新颖,引人深思?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是一个充满悬念的否定句。新闻内容的首要特点是“新鲜”,要求报道新近发生的事;而标题竟然劈头就说“没有什么新闻”,从受众心理讲,这样的标题很吊读者的胃口。
2、本新闻并没有写到有关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新的事件,那么本新闻的主要事件是什么?
教师小结:罗森塔尔突破了“客观报道”“零度写作”的框框,把自己和其他参观者在奥斯维辛访问时的感受当做文章的主要内容来写,传达出每一个良知者的共同心声,字里行间灌注着个人的情感。这也是这篇并没有写下什么新闻的报道会获得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成为新闻史上的佳作的重要原因。